2019屆高考政治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初期探索考點解讀復習教案
4.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認識。(了解)
(1)國家市場為主體,自由市場為補充
在總結社會主義改造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毛澤東與黨和國家的其他領導人提出了著名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要求。這一要求,意味著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發揮公有制經濟和計劃的作用的同時,也要發揮非公有制經濟和市場的作用。
(2)發展商品生產為社會主義服務
1958年在大躍進的形勢下,出現了把商品生產與社會主義對立起來,要限制乃至消滅商品生產的主張。然而,人民公社消滅商品經濟的嘗試失敗了。在此背景下,毛澤東堅持了列寧關于利用商品交換鞏固工農聯盟的主張,堅持了斯大林關于發展商品經濟不會導致資本主義的觀點,并強調通過發展商品生產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3)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存在的原因與范圍
①關于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存在的原因,毛澤東認為,兩種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產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產的命運,最終是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密切聯系的。即使實現了單一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如果產品還不豐富,某些范圍內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有可能依然存在。
②關于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存在的范圍,毛澤東提出有些生產資料也是商品的論斷,突破了斯大林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家里,只有生活資料是商品、生產資料不是商品的認識。
(4)價值規律是一所偉大的學校
關于價值規律的作用,毛澤東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家里,價值規律對生產不起決定性調節作用;另一方面主張在限制價值規律的消極作用的前提下,運用價值規律管理經濟,進行經濟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