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考點備考企業與經營者專項復習
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對公司的生存競爭至關重要。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主要體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創立名牌,是企業信譽和形象的表現,也是企業開展正當競爭的主要手段。
5.企業兼并與破產的原因和意義。
(1)原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那些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會被兼并或面臨破產。
(2)意義:①企業兼并: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兼并那些相對劣勢企業,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以優帶劣,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②企業破產: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有利于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在破產的壓力下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通過企業破產,及時淘汰落后的企業,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結論:它們都是市場經濟中價值觀規律作用之下企業競爭的必然結果,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作用在于:對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對于國家,減輕財政負擔,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經濟實力;對于勞動者,促使其提高素質,維護其長遠利益。
6.勞動和就業的意義。
(1)勞動是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支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
(2)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化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就業有利于勞動者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7.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勞動者必須樹立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
(1)樹立自主擇業觀。根據個人的興趣、專長和條件,自主選擇職業。
(2)樹立競爭就業觀。要通過勞動力競爭,實現自主擇業。要努力學習,提高技能和素質,積極主動地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
(3)樹立職業平等觀。各種正當職業的勞動者,都是創造社會財富所必需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4)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現代市場經濟和信息技術導致就業形式多樣化。
8.如何解決就業?
從政府角度:①黨和政府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
②從根本上來說,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崗位。
③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充分發揮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實現就業方式的多樣化。
④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型企業。
⑤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⑥發展勞動力市場,完善就業培訓、職業介紹和就業指導等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就業能力,引導轉變就業觀念。
⑦國家要依法加強勞動用工的管理,實行勞動合同制,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從勞動者個人角度:①加強文化學習,提高職業技能,培養踏實的工作作風,加強紀律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業能力。②發揮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勇于接受市場挑戰,積極參與就業市場競爭。③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