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
(2)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環境價值觀念是環境意識的靈魂,只有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才會有正確的行動,自覺地把環境知識應用到保護環境中來。
(3)環境倫理是環境價值觀念的核心。理解、接受并遵守環境倫理原則和相關的行為規范,是有效保護環境的重要前提,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保證。
7、污染、破壞環境的主要后果及其責任主體
(1)主要后果:直接損害了污染源附近居民的利益,并可能使他們失去家園而成為生態難民;破壞后代人的生存環境,損害后代人的利益;毀壞其他生命的棲息地,擾亂生態系統的平衡,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2)責任主體較為復雜:①那些違反環境保護法的企業,無疑要負主要責任,應當受到相應的制裁。②購買其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實際上間接支持了企業的這種行為,也負有道義上的責任。③未能及時嚴格監管的政府部門,負有容忍污染、破壞環境的相關責任;④未能對環境問題表示關切并敦促政府采取行動的公民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8、為什么堅持環境倫理?
(1)環境倫理是環境價值觀念的核心,是調整人與自然之間關系以及體現在其中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理解、接受并遵守環境倫理原則和相關的行為規范,是有效保護環境的重要前提,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保證。
(2)人與自然的關系需要倫理道德來調節。
9、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必須同時處理好的兩種倫理關系:即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體現在期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當代人之間的關系、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關系)。
10、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
(1)環境正義原則,其基本精神是強調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之間的平衡。
(2)尊重自然的原則,這一原則強調自然是人類文明的根基,人類依賴自然而存在,人類理應尊重自然、愛護自然。尊重自然是人類道德進步的表現。對自然的尊重和愛護,已經成為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和個人道德素養的重要標志。
11、環境道德規范
(1)含義:環境道德規范是人們處理環境事務時應當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也是評判其行為的倫理依據。它是環境倫理原則在人們的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2)表現: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節約資源,反對浪費;愛惜公共綠地,不隨地丟棄垃圾;公平地分配環境保護的利益和負擔;反對戰爭,維護和平;抵制公害輸出,反對環境殖民主義;愛護動物,不虐待動物;保護瀕危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球的生命力,不破壞生態系統的完整和穩定等。
12、全球環境問題含義:全球環境問題指的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
13、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為什么需要合作?
(1) 全球環境問題所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擴展到了整個世界,不限于某些國家或地區。解決這種環境問題,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所能獨自承擔的,需要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合作。
(2) 全球環境問題不是孤立的單項問題,而是同其它環境和社會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問題群”,具有綜合性與復雜性。
(3)全球環境問題,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具有緊迫性和挑戰性。
14、怎樣解決全球環境問題,保護環境?
(1)共有的家園,共同來守護。要加強世界范圍的廣泛合作,各國要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