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二輪復習教案
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共同的語言,這是民族成員進行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活動和交往的工具;共同的地域,這是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環境,也是民族與氏族、部落等共同體的重要區別;共同的經濟生活,即民族內部的經濟聯系;共同的心理素質,即民族的共同愛好、歷史傳統、風俗習慣、民族尊嚴等,主要表現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習俗方面。 民族的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它們是識別民族的依據。要點應用此考點是有關民族的基本知識,是學習民族其他相關知識的基礎,我們重點掌握此部分的理論知識即可。2.我國的民族概況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要點內涵: (1)我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具有悠久的歷史。(2)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五個方面)。要點剖析 我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具有久遠的歷史。這一特征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即開始形成,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現形成了包括56個民族在內的統一國家。 我國是多民族的統一國家,這一特點表明:祖國的統一大業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祖國的遼闊疆域和多種經濟是各族人民共同開拓的;祖國的燦爛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各族人民奮勇抵御殖民主義侵略,共同保衛了祖國的邊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各族人民共同創立的。要點應用明確各民族在歷史上的突出貢獻,認清各民族在當代的歷史責任,并注意此考點與歷史、地理等學科的綜合。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要點內涵: 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對、交錯雜居。要點剖析 我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主要表現在:在漢族集中地區雜居著許多少數民族;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方,也多與漢族和其他民族交錯雜對。要點應用此考點知識是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基礎,也是黨和政府制定有關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依據。我們要注意此考點同后面兩個考點的內在聯系。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要點內涵: (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2) 民族平等的含義及其具體表現。(3)民族團結的含義及其重要性。(4)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含義。(5)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之間的關系。要點剖析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都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義務。其具體體現為:各民族在政治權利、社會地位方面的平等;各民族在發展經濟、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平等權利,都有保持或改變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礎上聯合起來,為反對共同敵人,實現共同目標而奮斗。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因此,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