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財政與稅收復習教案
2.(廣東文基,3)XX年我國政府工作主要任務之一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國財政赤字預計達9 500億元。這表明本年度我國( )a.國債支出大于國債收入 b.財政收入大于財政支出c.稅收支出大于稅收收入 d.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識記能力。財政赤字反映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a、b、c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選d項。我國現階段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貨幣政策解讀背景材料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結構性減稅政策,經濟企穩回升勢頭良好。材料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來擴大社會總需求。在XX年1月10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一年來,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等宏觀調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實,政府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自去年11月實施以來,對中國經濟的刺激效果明顯,為促進經濟企穩回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XX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XX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XX年我國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新增貸款大幅度增加。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0萬億元,同比多增4.7萬億元。貨幣供給增加,有效地支持了投資和消費,拉動了經濟增長。材料三:堅持結構性減稅政策所謂結構性減稅就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為了保持經濟發展我國實行了結構性減稅,實行這項政策,XX年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 000億元。理論分析1.經濟平穩運行要求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在經濟增長滯緩、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促進經濟增長。2.根據貨幣發行規律,實行適當的貨幣政策,可以對經濟產生調節作用;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適度增加貨幣供應,可以促進經濟發展。3.稅收是調節經濟的杠桿,結構性減稅體現了國家的政策取向,支持了經濟結構調整,有利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4.投資、消費和出口被譽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堅持結構性減稅政策等,有利于推動經濟增長。5.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央審時度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現。6.國家的宏觀調控。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制定合理的經濟政策。熱點預測1.實行合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國家這樣做( )a.有利于經濟的良性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b.是因為社會主義國家應當利用行政手段調控經濟發展c.體現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以誠信為本d.是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需要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基礎性作用答案:a解析:b項說法錯誤,因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是宏觀調控的行政手段。c項不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原因。d項表述錯誤,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a項闡述了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意義,符合題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