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考點備考專項復習:把握思維的奧妙
表現 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能動的反映和能動的反作用 “想”、“做”、“精神狀態”
范圍 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
聯系 意識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識的能動作用,是能動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觀能動性,是主觀能動性的表現。
6.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是什么
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提示】
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反對從主觀出發,從主觀出發有三種表現:從理論出發(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從經驗出發(經驗主義);從個人主觀好惡出發。
實事求是:實事——客觀事物;求——認識;是——規律。實事求是一方面強調了從實際出發,尊重規律的客觀性,另一方面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現和認識規律。
為什么
(1)哲學依據(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質,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物質決定意識,這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
第二,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又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這要求我們實事求是。
(2)現實意義
第一、是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第三、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怎么辦
(1)要求我們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2)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3)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必須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二是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注意:
(1)從理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出發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是唯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