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知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綜合復習教案
網絡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一些格調不高甚至低俗的內容在網上傳播。為進一步凈化網絡環境,國家開展了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要求各地各部門對在網上傳播不良信息的不法分子,進行嚴肅處理。
材料二:對青少年上網問題,有下述兩種觀點:
觀點a:“讓孩子一直上網會毀了他!”
觀點b:“不讓孩子上網會耽誤他!”
(——選自“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公益廣告)
材料三:在當前金融危機中,網絡經濟一枝獨秀。大學即將畢業的甲同學和乙同學準備自主創業,各出資2萬元建立一家網絡公司。
(1)結合文化生活知識分析,簡要說明國家重視健康網絡文化建設的依據。
(2)用《生活與哲學》中唯物辯證法的有關道理分析材料二。
(3)材料三中的同學們應建立何種公司及其建立的依據是什么?在經營中應著重注意什么問題?請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簡要說明。
附:整合訓練參考答案
訓練一:⑴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能夠為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⑵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⑶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⑷教育能夠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訓練二:1)①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溫州要加快轉型發展,必須加快實體經濟的發展,依靠科技創新,實現集約式發展,向產業鏈的高端邁進。(4分)
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溫州要提高城市內涵、優化城市環境,創設“宜居城市”,創造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的社會環境和制度環境。(4分)
③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要統籌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提高城市文化底蘊,提升城市競爭力。(4分)
(注:提出的其他建議,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得分,但必須要圍繞科學發展觀進行闡述且符合“轉型發展”的要求)
(2)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缺一不可。只有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才能促進溫州社會的全面發展和全面進步。(3分)
②文化在城市競爭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只有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文化軟實力,才能提升文化的整體城市競爭力。(4分)
③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才能不斷豐富全體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3分)
模擬演練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ccabd\cbccb
二.非選擇題
(1)①不同性質的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不同的。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低俗文化則會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5分)
②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體現了先進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建設健康的網絡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方面,必須加強。(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