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治高考復習《經濟生活》知識整理與熱點分析
:……我們必須注意三點:第一,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就是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利率的合理水平,同時管理好通脹預期,處理好這三個問題是貨幣政策的精髓。第二,高度重視農業,千方百計使今年農業有一個好收成。第三,我們必須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就是說要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鞏固來之不易的經濟企穩回升的好形勢。如果經濟再出現反復的話,那么帶來的損失就太大了。但同時,我們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力度和重點。
三、學生“知識庫”中的知識
1.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同量的貨幣能買到更多他國的商品,這種貨幣的信譽及這個國家的國際經濟地位也將隨之提高。
2.一個國家貨幣升值后,會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失業壓力加大,外匯儲備相應地減少。
3.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有利于本國的出口,減少進口,從而提高本國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利于本國企業“走出去”。
4.貨幣貶值對物價的影響:一是出口擴大,引起需求拉動物價上升;二是通過提高國內生產成本推動物價上升,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引起全社會供求不平衡,甚至導致通貨膨脹。
5.使用信用卡,方便、安全,外出購物、旅行不必“腰纏萬貫”。
……
[高考鏈接]
(•廣東•41)(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結合以上材料分析其產生的原因。
(2)人民幣升值對珠三角的傳統加工貿易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角度探究]
1.管理通脹預期問題
(1)通貨膨脹對國家、企業和消費者會產生什么影響?
(2)國家應如何運用經濟手段管理好通脹預期?
2.信用卡的使用問題
(1)持有信用卡的好處:
(2)持有信用卡要注意的問題:
3.人民幣升值問題
(1)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么意義?
(2)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么危害?
(3)面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國企業應該怎么辦?
(4)運用宏觀調控的有關知識說明如何實現國際收支平衡?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消費的兩個基本條件之一:消費必須了解商品價格
[知識儲備]
一、課本知識
2.商品生產
(1)商品的基本屬性:①商品的含義。②商品的基本屬性。
(2)商品生產規律:①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系。②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3.商品交換——價格
(1)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
①間接因素:氣候、時間、地域、生產、宗教信仰、習俗等。
②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關系。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有很多,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供不應求,價格升高。供過于求,價格降低。
③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2)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
①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②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③作用:調節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導致優勝劣汰。
(3)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
①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的影響:一般說來,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②不同商品價格變動對需求量對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第一,互為替代品價格的漲落,與對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與替代品需求量成正比。第二,互補商品價格的漲落與其需求量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