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治高考復習《經濟生活》知識整理與熱點分析
1.(•江蘇•37)你認為舉辦北京奧運會給我國社會的經濟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
2.(•全國卷ⅰ•39)結合材料,分析早期資本主義擴張的二重性,并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山東•29)春節消費體現了不同年代生活消費的主要特征。根據圖表,概括改革開放以來該市民在家庭消費方面發生的主要變化,并從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角度分析變化的原因。
[角度探究]
1.擴大國內需求問題
(1)我國應如何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
(2)運用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國務院加快振興文化產業的現實意義。
(3)結合生產和消費的關系,說明堅持擴大內需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2.基本經濟制度
(1)如何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2)運用經濟學的知識分析建國6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3)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措施。
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
——創造財富的主體與主要場所
[知識儲備]
一、課本知識
1.創造財富的主要場所
(1)企業:①含義。②類別和地位。③組織形式: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在我國,除公司外,還存在大量的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
(2)公司——現代企業主要組織形式:①含義。②要求。③股東的權利。④社會責任: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⑤類型。⑥組織機構。⑦優點:公司制具有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和科學管理結構等優點。⑧作用:許多國有企業通過規范的公司制改革,煥發了活力、增強了競爭力,更好地發揮了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3)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①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③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3)企業兼并與企業破產:①企業兼并的作用。②企業破產的作用。
2.創造財富的主體
(1)勞動:①含義。②作用。
(2)就業:①含義。②意義:就業是民生之本和安邦之策,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對社會生產來說: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第二,對勞動者來說:就業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一是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二是勞動者的就業,有利于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①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②要求:必須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第一,從黨和政府的角度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第二,從勞動者的角度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4)承認和尊重勞動:①原因:第一,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勞動創造文明,創造財富,促進人的發展,推動歷史前進。第二,我國勞動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②怎樣承認和尊重勞動: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中,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使熱愛勞動、勤奮勞動、尊重勞動、保護勞動蔚然成風,努力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