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治高考復習《經濟生活》知識整理與熱點分析
②做理智的消費者:第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第二,避免盲從,理性消費。第三,保護環境,綠色消費:要求:我們應該樹立生態文明觀念,保持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綠色消費的含義: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綠色消費的核心:可持續性消費。綠色消費的具體體現和要求: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第四,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二、時政知識
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要保持政策連續性,進一步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繼續實施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增加農機購置補貼,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適應群眾生活多樣性、個性化的需要,引導消費結構升級。
2.《政府工作報告》
(1)著力擴大居民消費。我們鼓勵消費的政策領域之寬、力度之大、受惠面之廣前所未有。中央財政投入資金450億元,補貼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農機具購置。減半征收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免住房交易相關稅收,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費。全年汽車銷售1364萬輛,增長46.2%;商品房銷售9.37億平方米,增長4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6.9%,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2)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扎實推進。安排預算內資金,支持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等項目2983個;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節能空調500多萬臺、高效照明燈具1.5億只。繼續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58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8萬平方公里。加強“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治理。前四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4.38%,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9.66%和13.14%。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明確提出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政策措施。
三、學生“知識庫”中的知識
1.推進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要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堅決管住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2.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加快國土綠化進程,增加森林碳匯。
3.綠色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是產業經濟為適應人類環保與健康需要而產生并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綠色經濟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標,將環保技術、清潔生產工藝等眾多有益于環境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通過有益于環境或與環境無對抗的經濟行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綠色經濟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有益于人體健康為特征的經濟,是一種平衡式經濟。
……
[高考鏈接]
1.(•江蘇•34)(1)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我省農民生活消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