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治高考復習《經濟生活》知識整理與熱點分析
(2)局限性:“財政型”消費券會加大政府財政負擔;甄別消費券的發放對象,會增加政府的執行成本;單獨使用消費券消費會使居民把本來用于消費的錢儲存起來,消費需求不一定擴大;發放消費券是短期行為,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
2.(•海南•25)根據材料,分析h企業能夠實現“1+1>2”的經濟學道理。
【答案】(1)“1+1”是指企業兼并,“1+1>2”是指兼并后的企業比原先兩個獨立企業的經濟效益要高。
(2)“1+1>2”所蘊含的經濟學道理:企業經營成功首先要有正確的經營戰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企業兼并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實現以優帶劣的調整,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海南•24)(1)分析實行最低工資制對勞動者的意義。
(2)如果企業不執行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者應該通過什么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3)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企業“裁員”行為的是與非。
【答案】(1)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勞動者合法收入,穩定收入水平,使勞動者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以縮小收入差距,緩解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調動勞動者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
(2)可以通過投訴、協調、申請調解、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3)短期內,突擊裁員可以降低一定的勞動成本,是企業追求利潤的一種選擇;但從長期看,突擊裁員犧牲了員工利益,造成勞動關系緊張,忽視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形象和長遠利益會因此受到損害。
[角度探究]
1.創造財富的主要場所
(1)目前,有些企業提供的產品或者是質量、服務欠佳、或者是污染環境、或者是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談談企業應該如何真正履行社會責任?
(2)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應如何治理水污染問題?
(3)結合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我國節能產業發展的措施。
(4)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部分企業面對金融危機堅持“不裁員”,你對此有何認識?在“不裁員”的情況下,企業如何才能渡過難關,請你提出幾點建議。
2.創造財富的主體
(1)請你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就業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僅關系國家經濟發展,也關系個人前途”。
(2)從經濟生活角度,談談你對“公務員熱”的認識。
(3)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對如何解決我國XX年嚴峻的就業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4)我國目前出現的“民工荒”到底“荒”在哪里?說明了什么問題?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5)80、90后的新生代“農民工”對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提出了比父輩們更高的要求,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這一問題?
第六課 投資理財的選擇
——如何籌集創造財富所必需的資金
[知識儲備]
一、課本知識
1.投資
(1)儲蓄存款:
①活期儲蓄的基本特征:第一,收益性。第二,流通性。第三,安全性。
②定期儲蓄的基本特征:第一,收益性。第二,流通性。第三,安全性。
(2)股票的基本特征:
①流通性:第一,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投資取得股票后,股東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如要改變股東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產清盤,要么將股票轉售給第三人。第二,經國家證券管理部門審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