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教案3
1個本質:即三權分立原則的本質
【課堂訓練】
1、美國國會有權彈劾總統。1998年,參議院對克林頓彈劾案進行最終表決,克林頓被認定無罪。結合上述材料說明國會有那些主要權力?
2、在學習完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后,某班政治老師組織學生開展了“我國能否實行三權分立制”的大討論,要求每個同學都要發言。請你為這次活動寫一個發言提綱。
【答案】
1、(1)國會的主要權力是制定法律,它只對選民負責,不受行政機關的干預和影響。
(2)行政機構的設置和所需經費由國會批準,國會監督行政執行情況、經費開支和官員行為,有權彈劾總統。(3)決定最高法院法官人數和聯邦其他法院的設立;通過批準對法官的任命或彈劾法官的辦法,來改變法院的組成;可以與各州一起,用憲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決。
2、學生所寫內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主要應包括:三權分立的積極作用,我國可以借鑒其一些做法,但不能照搬。三權分立的消極作用和階級局限性,我國的國情(經濟基礎、階級本質)不適合這一原則。
第四框題 美國的利益集團
(一)、名目繁多的利益集團
1、利益集團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產生和影響:
01、地位:利益集團是美國政治的三大支柱之一;
02、產生:利益集團是美國政治制度的產物、是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有效形式
03、影響:少數人利益凌駕于多數人利益之上的各種政策出臺,常常同利益集團的游說活動直接相關。可以說,利益集團是透視美國政治結構的一扇窗戶。
2、利益集團:
01、產生的原因:在美國,相對于國家決策體系而言,一個人、一家公司的力量太弱小,沒有足夠的能量影響政府。于是,利益相同、思想接近的人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個集團,影響政府決策,維護自身利益。
02、利益集團:利益集團是擁有共同利益的人或組織組成的團體,如果向政府機構提出要求,就變成了政治利益集團。
03、類型:
①按性質分:完全私營、公共性和公私兼有
②按目的分:以經濟為目的、以政治為目的和以社會公益為目的。
(二)、利益集團的活動方式
1、利益集團用以影響美國政治的主要因素(途徑):金錢、人數和知識。
2、利益集團影響政府的手段:直接游說、間接游說、游行示威、影響選舉和承擔法庭訴訟等。
(三)、利益集團的政治作用
1、積極作用:利益集團在美國政治中起著充當公民與政府間橋梁的作用。資產階級各派及其代理人通過利益集團競爭和分享國家權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維護美國資本主義制度。
2、消極作用:
01、只有少數利益集團對國家決策產生決定性作用——從利益集團對國家決策的影響看;
02、利益集團作為公眾參與政治的“中間人”,壟斷了公眾接近政府權力的途徑——從利益集團與公民的關系看;
03、各種利益集團內部很少有什么民主機制,大都為少數人所控制——從利益集團內部的管理機制看;
04、利益集團為政府腐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利益集團的活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用金錢購買政治影響力,是一種滋養腐敗的行為——從利益集團對政府的負面影響看。
3、利益集團機制的隱蔽性、欺騙性及其實質:表面上看,利益集團是所謂的“民意代表”,向政府反映各階層、群體的觀點和利益,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