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政治第十一課尋覓社會的真諦考點專項復習教案
5.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特點。(1)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2)性質或特點:非對抗性的矛盾(3)實現方式:其性質決定不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階級斗爭方式解決的,只能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加以解決,即改革。6. 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和根本目的。(1)社會主義社會解決基本矛盾與階級社會不同方式的原因: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只能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2)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3)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提示】(1)不能認為社會主義改革是改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社會主義性質。社會主義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對具體制度進行的根本性變革,不是改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社會主義性質,而是通過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來發揮它的優越性。(2)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階級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社會主義改革。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7.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內容: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方法論:要求我們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8.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1)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 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2)群眾路線的地位: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其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3)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并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