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 教學設計
誘人的火山風光,更是當今的旅游資源和療養勝地的熱點。日本的富士山、夏威夷島的火山群、美國的黃石公園、法國的維希公園,都以其火山景觀名噪于世。我國黑龍江省五大連池是在1719年才噴發形成的。那里的火山地貌景觀多姿多彩,或孤山獨聳,或雙峰對峙,或如臥虎,或形如蟒蛇,奇異如此。還有5個明珠般的火山湖。云南騰沖火山群,以各種溫泉、泉華等火山地貌聞名于世。
1973年,在日本西之島毗鄰,因海底火山從水下冒出一塊陸地,與島連在一起,日本人馬上正式命名為西之新島,以此增加了0.24平方千米的領土,也是值得高興的。夏威夷群島附近的洛伊希火山頂峰,現在還位于海平面以下980米處,但它一直不斷地上升,這座活火山一旦露出地面,也將增加一個新島。
師:我們了解了山岳是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陸地的主要骨架,它的分布格局影響和制約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它對我們人類的直接影響就表現在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板書)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師:請同學們思考,山區與平原相比,在對交通運輸的哪些方面影響不同?
生:山岳相對高度大,地勢崎嶇,交通方式比較單調,交通線路的分布和走向也受較大的制約。
師:很好。請結合活動題的第1題,理解為什么在山岳地區優先發展公路而不是鐵路?
(生回答,師總結):從表4.1分析,鐵路的最大限制坡度遠遠小于公路,說明其對地形的要求較高。從表4.2分析,山岳地區修鐵路的工程量和造價均比平原、丘陵地區高。綜合分析來看,在山區修鐵路比較困難,而發展公路相對容易些。
(p82活動第2題,該題難度屬中等,要求學生有較高的地理素養和人文素養,可讓學生展開討論)
(引導學生討論)
圖中有哪些自然因素會對公路選線產生影響?(主要是地貌和水文)
公路選線時是如何處理與這些自然因素的關系的?
(讓學生仔細觀察:在山區,公路線是如何伸展的?河流對公路的造價有著怎樣的影響?)
人口的分布是社會經濟因素,對公路線的分布有著怎樣的影響?
(參考答案)
(1)公路選線時考慮了地形、河流、沼澤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時,呈“之”形彎曲,減少陡坡的影響,同時道路盡量避開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時需要修建橋梁;公路避開沼澤地。
(2)山區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帶。公路在選線時要盡可能多地聯系居民點,方便人們出行,這說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選線時要考慮的。
●板書設計
1.運輸方式的選擇
2.交通線的分布
3.交通線的走向
●活動與探究
把南昆鐵路和京九鐵路相比較,課后可以從網上或圖書館查閱資料,比較這兩條鐵路在單位距離上的造價和各自經過的地形區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