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教學目的
1.掌握我國三大平原的名稱、位置、范圍和主要特征;記住我國主要丘陵的名稱并了解它們的分布和利用狀況。
2.繼續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認識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3.在學習我國東部平原和丘陵地理特征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為樹立“要珍惜愛護土地資源”的正確思想打下基礎。
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我國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點,難點是記住我國主要丘陵的名稱和分布。
教學方法 談話法與練習法相結合。
教具 中國地形掛圖、投影片(三大平原比較表,平原與丘陵的景觀圖)。
課時 1課時。
講授提綱
一、三大平原
二、主要丘陵
1.分布
2.丘陵的開發利用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講解與提問] 上節我們學習了我國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們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如果我們從我國西部轉向東部(教師指“中國地形掛圖”),大家會看到哪些地形類型呢?(學生回答:平原和丘陵)今天就一起研究我國平原和丘陵的特點。
學習新教材
第四節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板書]
一、三大平原[板書]
[提問] 教師指“中國地形圖”中的東部平原部分,提出以下問題:
1.我國的平原分布在我國的第幾級階梯上,它們的平均海拔約為多少?(第三級階梯上,在200米以下)
2.在平原上都有河流經過,這些河流又大多由我國第一、二級階梯而來,注入大海。從這一特點你能說出平原形成的過程吧?(河流從高而下,到平原區流速減緩,泥沙沉積,逐漸形成了這些沖積平原)
3.從地圖上看,我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東北、黃河和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
[教師歸納] 我國的平原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由眾多河流的泥沙沉積而成,所以地勢低平。從北向南可分為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下面就分別研究這三大平原的特點。
[閱讀課文和地圖] 教師指導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識讀地形圖和課文插圖。并且回答下列問題:
1.各平原的具體位置在哪里?范圍有多大?
2.三大平原的海拔大約各是多少?它們的面積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3.三個平原各有何突出特點?
[教師小結] 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指導學生將所答內容填入下表(或投影片)中。
[展示投影片] 展示有關三大平原景觀的投影片(或彩色圖片),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辨認這些圖片是哪個平原的景觀,并且說明理由。
[提問] 引導學生觀察“中國地形圖”,讓學生找出并回答,除三大平原外,我國還有哪些平原?(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 正像同學們回答的那樣,我國除三大平原外,還有一些面積較小的平原。例如: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臺西平原等等。這些平原面積雖小,但它們都是經濟發達地區,也很重要。
總起來看,我國平原面積較小,約占全國總面積多少?(學生答:12%)同時平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哪里?(學生答:在我國東部。)而且這里是我國人口、城鎮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和愛護這里的土地。
[過渡] 在我國東部地區除平原以外,還有哪種主要地形類型呢?(丘陵)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我國的丘陵。
[讀圖] 教師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南丘陵和兩廣丘陵。并且讓學生解譯這些丘陵名稱是怎樣確定的。
[展示景觀圖片]指導學生觀察各種丘陵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圖。(包括丘陵上的梯田、茶園和果園,泰山和黃山的自然風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