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四章·第二節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與naoh溶液的反應。
2、理解漂白粉的生產原理和漂白原理。
3、掌握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4、了解鹵素的氧化性:f2>cl2>br2>i2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cl2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演示實驗的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探究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形成勇于創新的習慣,培養創新能力。
2、通過對cl2性質兩面性的學習,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點:氯氣與naoh溶液的反應,氯離子的檢驗。
三、教學難點:氯氣與naoh溶液的反應。
四、教學方式:引導探究→分析歸納
五、教學過程:
[復習]上節課我們學習了cl2的部分化學性質——與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與水的反應,認識到氯氣是很活潑的非金屬單質。請寫出cl2與fe、h2、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活動]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
[引言]你們在游泳館游泳時,有沒有想過:游泳館是怎樣給水消毒的?和自來水廠一樣直接用cl2嗎?
[學生議論]會、不會……(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
[提出問題]為什么不用cl2?
[學生回答](1)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2)生成的hclo不穩定、(3)使用不方便、(4)效果不明顯。
[提出問題]根據cl2與水的反應,大家來設想一下:如果將cl2通入naoh溶液中會發生怎樣的反應?
[演示實驗]向集氣瓶里的氯水加入兩粒氫氧化鈉,然后水平地輕輕旋轉集氣瓶(約1秒鐘旋轉一圈,直到氫氧化鈉全部溶解)。仔細觀察氯水和液面上氯氣顏色的變化。
[描述實驗現象]氯水顏色和液面上氯氣的顏色都緩緩變淡,最后消失。
[板書](4)氯氣與堿反應
根據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的性質,總結出氯氣與堿反應的規律。
cl2+2naoh=naclo+nacl+h2o
[講解]次氯酸鹽比次氯酸穩定,容易保存。利用氯氣與naoh溶液的反應,可以得到以次氯酸鈉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
[過渡]工業上常用cl2與消石灰反應,制得漂白粉。請寫出cl2與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2cl2+2ca(oh)2=cacl2 +ca(clo)2+2h2o
[演示實驗]用膠頭滴管吸取集氣瓶里的溶液,把它滴在紅色紙條上,觀察顏色的變化。
[描述實驗現象]紅色褪去。
[講解]這個實驗表明次氯酸鈉溶液在空氣中又生成次氯酸。
[設問]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結合習題5認識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漂白原理以及如何保存。
[小結]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講解]由于ca(clo)2易與co2、h2o反應,hclo不穩定,所以漂白粉、漂粉精要密封包裝,避光、隔潮存放。
[過渡]氯氣的強氧化性還表現在可以與某些鹽發生反應,如氯氣可以將fe2+離子氧化成fe3+。請寫出cl2與fecl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板書](5)與某些鹽的反應
2fecl2+cl2=2fecl3 2fe2++cl2=2fe3++2cl—
[提出問題]氯氣的性質如此重要,它有哪些用途呢?請同學們根據cl2的性質,推測cl2的可能用途。
[學生回答]①做漂白劑、消毒劑(hclo的氧化作用)②制鹽酸(cl2與h2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