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四章·第二節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課時
[設問]我們能否歸納出次氯酸有什么性質?
[板書]次氯酸:見光分解、強氧化性(殺菌、漂白)、酸性。
[引申]因為hclo具有強氧化性,故有殺菌消毒作用。此外,hclo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棉花、紙張的漂白,所以在棉紡廠、造紙廠里都用到氯氣。
[總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氯氣與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與水的反應,氯氣還有哪些性質的用途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作業設計:(研究性課題)
1. 了解在家庭利用自來水澆花養魚時通常采取何種措施?并分析其原理。
2. XX年4月15日,重慶市江北區重慶天原化工總廠一個儲存有13噸液氯的車間發生氯氣泄漏爆炸事故,重慶市區15萬人被迫進行大轉移。當氯氣泄漏時,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手段逃生?
3. 通過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你對燃燒的條件和本質有什么新的認識?
--說明: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對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大部分人的抽象思維比較困難,有些學生學得比較呆板,不大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學習方法上往往更多地習慣死記硬背,不習慣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獨立思考,在動手能力方面則更差。元素化合物的性質來自觀察、實驗和經驗,為此,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運用實驗,通過實驗加深學生對cl2性質的印象,增強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1. 氯氣的物理性質的教學,主要以史料和實物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首先展示一瓶氯氣,瓶后襯白紙,以便清晰地觀察cl2的顏色,并讓學生用手輕輕扇動瓶口,使少量cl2飄進鼻孔,那么對cl2的強刺激性學生回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講授氯氣的毒性及聞氯氣的正確操作方法,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2. 通過“氯水成分探究”的教學,多層次、多角度地訓練學生眼、腦、手等的配合,從而逐漸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學習習慣。
3. 對氯氣與金屬的反應,限于課時的原因,我們沒有增加演示實驗,而是通過學生閱讀圖片書寫化學方程式,并引導學生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來理解和認識這些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