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掌握硫酸的性質,尤其是濃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用途;使學生掌握槍檢驗硫酸根離子的原理和方法。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科學思想:進行“現象與本質”、“量變與質變”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科學品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在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抽象來研究問題,學習化學。重點、難點 掌握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興趣;使學生學會運用科學抽象學習化學。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提問】現有濃硫酸、濃鹽酸各一瓶(無標簽,試劑瓶大小一樣,酸的體積相同),不用化學方法怎樣識別?根據是什么?觀察、回憶、思考。學生到講臺操作,并講根據。1.用手分別把試劑瓶提起,重者是濃硫酸。2.把試劑瓶提起,搖動,呈油狀者是濃硫酸。3.分別打開瓶蓋,瓶口無酸霧者是濃硫酸。復習、鞏固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創造性。【提問】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學性質?為什么具有這些性質?思考并回答: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為硫酸在水中能電離出h+。復習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引言】硫酸是一種強酸,具有酸的通性,那么濃硫酸與稀硫酸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呢?【板書】第四節 硫酸一、硫酸傾聽、回憶、思考。 明確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演示】在試管中放入一些膽礬,再加入少量濃硫酸,振蕩。觀察固體和溶液的顏色變化。【提問】生成的灰白色固體是什么物質?【提問】膽礬失去的結晶水是否成為溶劑了?觀察并描述現象:固體由藍色變為灰白色;溶液仍為無色。回答:是無水硫酸銅。猜想:可能成為溶劑了。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激疑、探索。繼續探索。 【追問】溶液為什么不變藍?【講解】膽礬失去的結晶水與硫酸分子結合,生成了硫酸水合物。引導學生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演示】取10g蔗糖放入小燒杯中,用2ml水調成糊狀,再加入1ml濃硫酸,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物質的顏色、體積變化并聞味。【提問】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物質?引導學生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給出蔗糖的化學式:c12h22o11【提問】以上兩個實驗反映了濃硫酸的哪些性質?【評價】濃硫酸使膽礬失去結晶水,反映了吸水性;使蔗糖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反映了脫水性。【板書】(一)濃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 2.脫水性【引導討論】濃硫酸的吸水性和脫水性有什么區別?啟發學生從以上兩個化學方程式分析、比較,得出結論。迷惑不解。傾聽,寫出化學方程式:cuso4·5h2o+h2so4(濃)=cuso4+h2so4·5h2o觀察并描述現象:生成黑色固體;體積膨脹,呈疏松多孔狀;有大量蒸氣冒出;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思考并回答:黑色固體是碳單質。寫出化學方程式:思考、比較并回答。有的學生辨別不清。傾聽。記憶并記錄。分析化學方程式,討論出:吸水性是指濃硫酸直接與水分子結合;脫水性是指濃硫酸將許多有機物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脫去。激發求知欲。揭示反應本質。激發興趣。培養觀察能力與描述現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