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濃硫酸的性質和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難點:濃硫酸的氧化性
教學過程:
引入:硫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工產品之一,它在工農業生產和國防上都有重要用途。對于稀硫酸同學們并不陌生。初中學習酸堿鹽時曾學習了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提問:濃硫酸是否具有和稀硫酸相同的性質?為什么?
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得出結論:組成不同、性質可能不同。
設計意圖:溫故知新,在回顧初中所學的稀硫酸的基礎上學習濃硫酸。
總結板書:濃稀硫酸的溶液組成不同,性質可能不同。
一、硫酸
1.溶液的主要成分:
稀硫酸:h2o、h+、
濃硫酸:h2so4、h2o
點題:本節課的重點是學習濃硫酸的有關性質。
設計意圖:從組成的區別來認識性質的不同,并明確學習重點,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引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濃硫酸的物理性質。
板書:2.硫酸的物理性質
純硫酸:無色、油狀液體
濃硫酸:質量分數98.3%,沸點338 °c,難揮發、強酸,易溶于水,放熱。
講解:濃硫酸的三大特性。
吸水性:濃硫酸可以吸收結晶水、濕存水、空氣中的水分。
配合學生實驗1(小組合作):
實驗1.吸水性實驗:在盛有硫酸銅晶體的試管中滴入幾滴濃硫酸觀察晶體的顏色變化。
2.脫水性:濃硫酸將有機物分子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按原子個數比為2:1的比例從有機物中脫出,使有機物炭化。
配合學生實驗2
實驗2.脫水性實驗:在三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少量紙屑、棉花、木屑,再滴入幾滴濃硫酸。觀察發生的現象。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根據老師講解,結合本組實驗現象,具體分析濃硫酸的特性。
3.強氧化性:濃硫酸加熱時能氧化絕大多數金屬,同時也能氧化非金屬碳,本身被還原為低價硫的化合物或單質。
配合學生實驗3
實驗3.強氧化性實驗:在一支試管中先加入一小塊銅片,而后再加入3ml濃硫酸。塞好帶導氣管的單孔塞,加熱。檢驗并吸收生成的氣體。
教師應:
● 結合學生實驗現象的分析,歸納濃硫酸的特性,并板書。
● 組織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 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析氧化還原關系。
● 強調銅與濃硫酸反應是離子反應,但不寫離子方程式。
● 補充濃硫酸和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
3.濃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脫水性:
。3)強氧化性:
小結:硫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板書設計:
一、硫酸
1.溶液的主要成分:
稀硫酸:h2o、h+、
濃硫酸:h2so4、h2o
2.硫酸的物理性質
純硫酸:無色、油狀液體
濃硫酸:質量分數98.3%,沸點338 °c,難揮發、強酸,易溶于水,放熱。
3.濃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脫水性:
。3)強氧化性:
教案點評:
關于硫酸學生在初中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節教學在教學引入時從學過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思考,以達溫故知新的教學目的。濃硫酸的性質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在本節教學中以實驗教學為主線,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獨特的實驗現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