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精選3篇)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了解氯氣的物理性質。
2. 初步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并從氯的原子結構特點和氯氣跟金屬、非金屬的反應,了解氯氣是一種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的非金屬。
3. 提高規范操作能力、實驗觀察能力、歸納思維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現象,探究事物本質,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自身認真仔細、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努力探索的優良品質。通過學習氯氣的發現和確認的過程,認識化學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體會科學家對科學事業的推動作用。
二、教學重點:
1、氯氣的化學性質。
2、運用科學的方法、準確的術語、規范的操作來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
1、氯氣與水的反應。
2、培養通過現象挖掘本質的科學研究能力。
3、如何有效地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達到師生、生生交流互動,創建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四、教學方式:
采用“問題——探究”的教學方法,即: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提出假設→實驗驗證→解決問題→提出新問題……。變傳統的“授——受”教學模式為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體驗,對問題的探究,去體驗和感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在整個的過程中內化與問題有關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
五、教學過程:
[引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次德軍與英、法軍戰士在比利時的伊普爾對峙。黎明時,英、法軍前線戰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陰森森的黃綠色氣體逐漸向前襲來,很快數百名英、法軍戰士窒息而死,數千名士兵雙目失明。這就是19xx年4月22日發生的另人發指的事件。這種陰森森的黃綠色氣體就是氯氣。氯氣為什么可以用作毒氣?它具有怎樣的性質和用途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它。
[展示]海水曬鹽圖片。
[講述]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富集在海水中。
[板書]第二節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過渡]自然界中沒有游離態的氯,那么,人們是怎樣制得氯氣的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70頁的科學史話。
[思考與交流]
1. 你從這一史實得到什么啟示?
2. 寫出舍勒發現氯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 根據史料,總結出氯氣有哪些物理性質。
[板書]一、活潑的黃綠色氣體——氯氣
[展示]一瓶氯氣。引導學生從顏色、氣味、狀態、密度、毒性等方面進行歸納。
[板書]1. 氯氣的物理性質:黃綠色、刺激性、有毒氣體
[提出問題]對于有毒氣體或未知氣體應當如何聞其氣味?
[學生活動]參照課本p71圖4-15,請一名學生上臺演示聞氣體的方法。
[過渡]我們知道元素的性質由結構所決定,大家能否根據氯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推測氯氣可能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學生討論]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很容易得到1個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的穩定結構。說明氯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
[講解]氯氣是一種很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具有較強的氧化性,能與大多數金屬反應。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氯氣的化學性質。
[板書]2. 氯氣的化學性質
(1)與金屬反應
[學生活動]觀察鐵絲、銅絲在氯氣中燃燒的圖片,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提出問題]
1. 這些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如果屬于氧化還原反應,請指出氧化劑和還原劑。
2. 銅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位置如何?由此說明什么問題?
3. 氯氣和金屬的反應有什么規律?
[小結]氯氣能與大多數金屬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氯氣具有強氧化性。
[過渡]氯氣能與金屬反應,能不能與非金屬反應呢?
[演示實驗]h2在cl2中燃燒。
[描述實驗現象]安靜燃燒,蒼白色火焰,有白霧形成。
[講述]hcl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極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稱為鹽酸。同學們觀察到的白霧就是hcl氣體跟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所形成的鹽酸小液滴。鹽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條件下,氯氣還可以與磷、碳等非金屬反應。
[板書](2)與h2等非金屬反應
h2+cl2===2hcl
[討論]金屬、非金屬跟氯氣化合時,氯元素的化合價如何變化?表現氯氣的什么性質?
[學生回答]在這些反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都從0價降低到-1價,被還原。氯氣在反應中都是氧化劑,說明氯氣具有強氧化性。
[展示]一瓶氯水溶液,并建議學生聞氯水的氣味。
[學生活動]聞氯水的氣味后回答:有時打開水龍頭也會聞到這種氣味,難道我們喝的自來水就是氯水?
[講解]因為很多自來水廠都是用氯氣來殺菌消毒的,我們所聞到的刺激性氣味就是余氯的氣味。
[提出問題]氯水呈什么顏色?說明有什么微粒?
[學生回答]淡黃綠色,說明有氯氣分子存在。
[提出問題]氯氣溶于水形成氯水的過程,是簡單的物理過程嗎?會有怎樣的反應發生?
[學生討論](1)假設cl2不和水反應,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cl2分子和h2o分子,這時溶液應該是中性的。
(2)假設cl2和水反應,那么溶液中除存在cl2分子、h2o分子外,還可能會含有cl-,溶液不一定是中性。
[實驗驗證]
(1) 加紫色石蕊試液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 加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檢驗cl-。
(3) 加zn粒或na2co3粉末檢驗h+。
[實驗現象]
實驗(1):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實驗(2):生成了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有cl—存在。
實驗(3):有氣體產生,說明生成了酸性較強的含氯物質,應為鹽酸。
[初步得出結論]氯水中含cl2、h2o、h+、cl-。
[提出疑問]石蕊試液為什么先變紅后褪色呢?
[學生猜想]
(1) 溶液中有鹽酸,是不是鹽酸使石蕊褪色呢?
(2) cl2中氯是0價,而hcl中氯是-1價,則氯氣與水反應后還會有氯元素顯正價的物質生成。氯氣有強氧化性,使石蕊褪色的物質是不是氯氣?
(3) 氯水光照產生氧氣,而氯水中cl2、h2o、h+、cl-都不可能在光照的條件下產生氧氣,說明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中應該有一種含氧元素,光照能產生氧氣的物質。
[實驗驗證]
(1) 一張干燥和一張濕潤的紅紙分別投入兩瓶干燥氯氣中。
(2) 取一張紅紙,濕潤一半投入一瓶干燥氯氣中。
[實驗現象]干燥的紙條沒有褪色,濕潤的紙條褪色了。
[得出結論]使石蕊褪色的物質不是氯氣而是含氧元素、光照能產生氧氣的次氯酸(hclo)。
[板書](3)與水反應
cl2+h2o==hcl+hclo
[小結]氯水的成分:cl2、h2o、hcl、hclo。
[講解]次氯酸是很弱的酸,不穩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容易分解。
[動畫演示]氯水見光分解。
[設問]我們能否歸納出次氯酸有什么性質?
[板書]次氯酸:見光分解、強氧化性(殺菌、漂白)、酸性。
[引申]因為hclo具有強氧化性,故有殺菌消毒作用。此外,hclo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棉花、紙張的漂白,所以在棉紡廠、造紙廠里都用到氯氣。
[總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氯氣與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與水的反應,氯氣還有哪些性質的用途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作業設計:(研究性課題)
1. 了解在家庭利用自來水澆花養魚時通常采取何種措施?并分析其原理。
2. XX年4月15日,重慶市江北區重慶天原化工總廠一個儲存有13噸液氯的車間發生氯氣泄漏爆炸事故,重慶市區15萬人被迫進行大轉移。當氯氣泄漏時,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手段逃生?
3. 通過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你對燃燒的條件和本質有什么新的認識?
--說明: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對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大部分人的抽象思維比較困難,有些學生學得比較呆板,不大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學習方法上往往更多地習慣死記硬背,不習慣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獨立思考,在動手能力方面則更差。元素化合物的性質來自觀察、實驗和經驗,為此,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運用實驗,通過實驗加深學生對cl2性質的印象,增強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1. 氯氣的物理性質的教學,主要以史料和實物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首先展示一瓶氯氣,瓶后襯白紙,以便清晰地觀察cl2的顏色,并讓學生用手輕輕扇動瓶口,使少量cl2飄進鼻孔,那么對cl2的強刺激性學生回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講授氯氣的毒性及聞氯氣的正確操作方法,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2. 通過“氯水成分探究”的教學,多層次、多角度地訓練學生眼、腦、手等的配合,從而逐漸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學習習慣。
3. 對氯氣與金屬的反應,限于課時的原因,我們沒有增加演示實驗,而是通過學生閱讀圖片書寫化學方程式,并引導學生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來理解和認識這些化學反應。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與naoh溶液的反應。
2、理解漂白粉的生產原理和漂白原理。
3、掌握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4、了解鹵素的氧化性:f2>cl2>br2>i2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cl2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演示實驗的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探究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形成勇于創新的習慣,培養創新能力。
2、通過對cl2性質兩面性的學習,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點:氯氣與naoh溶液的反應,氯離子的檢驗。
三、教學難點:氯氣與naoh溶液的反應。
四、教學方式:引導探究→分析歸納
五、教學過程:
[復習]上節課我們學習了cl2的部分化學性質——與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與水的反應,認識到氯氣是很活潑的非金屬單質。請寫出cl2與fe、h2、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活動]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
[引言]你們在游泳館游泳時,有沒有想過:游泳館是怎樣給水消毒的?和自來水廠一樣直接用cl2嗎?
[學生議論]會、不會……(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
[提出問題]為什么不用cl2?
[學生回答](1)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2)生成的hclo不穩定、(3)使用不方便、(4)效果不明顯。
[提出問題]根據cl2與水的反應,大家來設想一下:如果將cl2通入naoh溶液中會發生怎樣的反應?
[演示實驗]向集氣瓶里的氯水加入兩粒氫氧化鈉,然后水平地輕輕旋轉集氣瓶(約1秒鐘旋轉一圈,直到氫氧化鈉全部溶解)。仔細觀察氯水和液面上氯氣顏色的變化。
[描述實驗現象]氯水顏色和液面上氯氣的顏色都緩緩變淡,最后消失。
[板書](4)氯氣與堿反應
根據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的性質,總結出氯氣與堿反應的規律。
cl2+2naoh=naclo+nacl+h2o
[講解]次氯酸鹽比次氯酸穩定,容易保存。利用氯氣與naoh溶液的反應,可以得到以次氯酸鈉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
[過渡]工業上常用cl2與消石灰反應,制得漂白粉。請寫出cl2與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2cl2+2ca(oh)2=cacl2 +ca(clo)2+2h2o
[演示實驗]用膠頭滴管吸取集氣瓶里的溶液,把它滴在紅色紙條上,觀察顏色的變化。
[描述實驗現象]紅色褪去。
[講解]這個實驗表明次氯酸鈉溶液在空氣中又生成次氯酸。
[設問]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結合習題5認識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漂白原理以及如何保存。
[小結]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講解]由于ca(clo)2易與co2、h2o反應,hclo不穩定,所以漂白粉、漂粉精要密封包裝,避光、隔潮存放。
[過渡]氯氣的強氧化性還表現在可以與某些鹽發生反應,如氯氣可以將fe2+離子氧化成fe3+。請寫出cl2與fecl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板書](5)與某些鹽的反應
2fecl2+cl2=2fecl3 2fe2++cl2=2fe3++2cl—
[提出問題]氯氣的性質如此重要,它有哪些用途呢?請同學們根據cl2的性質,推測cl2的可能用途。
[學生回答]①做漂白劑、消毒劑(hclo的氧化作用)②制鹽酸(cl2與h2反應)
③制漂白粉(cl2與ca(oh)2反應)……
[講解]氯氣是一種有毒氣體,曾經被法西斯用作化學武器,開了戰爭史上使用化學武器的先例。
[學生活動]閱讀“資料卡片”。
[講解]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化學技術和化學品也不例外。氯氣是有毒氣體,但它可以用于自來水消毒,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來也有研究表明,使用氯氣給自來水消毒時,會產生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如三氯甲烷,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使用更好的替代品如二氧化氯、臭氧等。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學好知識,正確運用,讓自然資源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過渡]氯氣與金屬及某些化合物反應時,往往生成氯化物。其中大多數氯化物能溶于水并電離出氯離子。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曾經用稀硝酸和agno3溶液檢驗自來水中的cl—。對于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離子,我們也可采取類似的方法檢驗。
[板書]二、氯離子的檢驗
[學生活動]回憶自來水中cl—的檢驗方法,復習已學過的鹽酸、nacl溶液與agno3溶液的反應。
[學生實驗]實驗桌上有a、b、c三瓶無色液體,分別是nacl溶液、na2co3溶液、蒸餾水中的一種。請通過實驗找出a、b、c各是三種液體中的哪一種。
序號
實驗現象
結論及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
加入agno3溶液后
加入稀硝酸后
a
b
c
[板書]原理:ag++cl-==agcl↓
[設問]滴加ag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能不能斷定溶液中有氯離子呢?
[學生]不能。如果在na2co3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也會產生白色的沉淀。
[提出問題]為什么滴加agno3溶液后還要再加稀硝酸呢?
[學生回答]ag2co3沉淀溶于稀硝酸。所以在用agno3溶液檢驗cl—時,要在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以排除co32—等的干擾。
[講解]請大家翻開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中,與氯元素處于同一縱行的元素還有氟、溴、碘、砹,它們與氯元素統稱為鹵素。
[學生活動]閱讀“科學視野”,并完成課后習題10。
[總結]1、氯氣是一種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它與金屬、非金屬、水、naoh溶液和某些鹽溶液反應時都是氧化劑。
2、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可以檢驗溶液中的cl—。
作業設計:
1、寫出氯氣與水、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查閱資料:日常生活中的含氯化合物。
--說明:
1、實驗是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基礎,本課充分重視發揮化學實驗的多種效能,促使學生從思維、操作、觀察、分析和推理判斷中經受鍛煉。對氯氣與naoh溶液的反應,課本只有化學方程式而沒有安排演示實驗。為了有利于知識的傳授和理解,教師宜適當補充。而對于氯離子的檢驗,在制取蒸餾水的實驗中學生已經學過。為此,教師宜將這個實驗做形式上的變換,使原來被動型實驗變為主動型、探索型實驗,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鞏固了知識的掌握。
2、本節課重視教材中的資料卡片、科學視野等項目,提高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趣味性。學生通過觀察化學圖片,進一步認識到“化學”在生活、社會中的魅力和不足;通過閱讀科學視野的小文章,能激發學習過程中的上進心和探索的欲望及對科學的追求。
課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課堂上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氯氣的用途,課后布置學生查閱有關“日常生活中含氯化合物”的資料,制作成一期專題墻報,培養學生查閱資料、收集整理的能力。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篇3
第二節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1課時 氯 氣
[學習目標定位] 1.知道氯存在形態以及主要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2.能正確說出氯氣的物理性質。3.從氯的原子結構特點和氯氣跟金屬、非金屬的反應,認識氯氣是一種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的非金屬。4.知道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能正確列出氯水的主要成分。
1.氯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____,氯原子最外層有____個電子,容易
____________電子而形成cl-,表現為典型的____________性,其單質氯氣具有很強的
________性。
2.氯是活潑的非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態是____________,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陸地的鹽礦中。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將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混合加熱,產生了一種黃綠色氣體,經研究確認其為氯氣,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知識點一 氯氣的物理性質
[探究活動]
1.學習氣體物質的物理性質,通常從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水溶性等方面進行探究
討論。通過直接觀察能夠認識氣體物質的____________;嗅聞氣體氣味的正確操作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氣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表操作要求完成實驗,并填寫下表空格: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觀察裝滿氯氣的集氣瓶
嗅聞氯氣
加水振蕩
[歸納總結]
(1)氯氣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氣____________,在低溫和加壓的條件下可以轉變為液態(________)和固態。
[遷移應用]
1.cl2可用于消滅田鼠,為此,可將cl2用軟管通入到田鼠洞中,這是利用了氯氣下列性質中的( )
①黃綠色 ②密度比空氣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可溶于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制取氯氣用排水法收集
b.聞氯氣氣味時,用手輕輕在集氣瓶口扇動,使少量氯氣飄進鼻孔
c.氯水和液氯都是純凈物
d.氯氣和液氯是兩種不同的物質
知識點二 氯氣與單質的反應
[探究活動]
1.氯氣是很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具有很強的氧化性。氯氣能與絕大多數金屬反應,把變價金屬(如fe、cu)一般氧化到________價。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指明反應現象:
(1)與鈉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與鐵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銅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氣能與非金屬單質(如h2)反應:在空氣中點燃氫氣,然后把導管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燒結束后,抽去蓋在集氣瓶口處的毛玻璃片,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總結]
(1)燃燒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劇烈的化學反應。它強調的是:①發光時也要發熱;②反應劇烈;③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反應;④____________要有氧的參加。緩慢氧化不是燃燒,因為沒有發光、發熱。只有發光發熱也不一定是燃燒,如電燈亮時也會發光發熱,但不叫燃燒,因為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2)氯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在強光照射時爆炸。
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
[遷移應用]
3.下列各化合物不能直接由單質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alcl3 d.fecl2
4.下列現象不屬于h2在cl2中燃燒現象的是( )
a.蒼白色火焰
b.瓶口有白霧
c.集氣瓶內氣體顏色變淺
d.爆炸
知識點三 氯氣與水反應
[探究活動]
1.氯氣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稱氯水。按照表中要求完成氯水的性質實驗,將實驗現象及有關結論填入表中: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2.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氧化劑是________,還原劑是
____________。
[歸納總結]
1.次氯酸的性質
(1)次氯酸是易溶于水的弱酸,比碳酸酸性還弱,寫離子方程式時不能拆成離子形式。氯氣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穩定性,見光易分解,放出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其氧化性比cl2強,可用于自來水的____________,還可以用作____________。
2.氯水及液氯的區別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分類
顏色
性質
保存 特制鋼瓶 棕色瓶盛裝,放陰涼處,一般現用現配
[遷移應用]
5.下列關于氯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氣泡逸出,該氣體是cl2
d.氯水在密閉無色玻璃瓶中放置數天后酸性將減弱
6.氯水成分復雜,可發生多種不同的反應:
(1)向氯水中加入金屬mg,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氯水中加入fecl2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氣是一種活潑的非金屬單質,能與許多金屬、非金屬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氯氣的水溶
液為氯水。新制氯水中含有h+、cl-、hclo、clo-、cl2等粒子,具有酸性、氧化性和漂
白性。
第二節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1課時 氯 氣
課前準備區
1. 7 得到1個 非金屬 氧化
2.化合態 nacl 二氧化錳 濃鹽酸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課堂活動區
知識點一
探究活動
1.顏色狀態 用手輕輕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 3.17 g•l-1
2.集氣瓶口向上放置,瓶內氣體為黃綠色 有刺激性氣味
瓶內氣體顏色變淺,液體由無色變為黃綠色
歸納總結
(1)黃綠色有毒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2)易液化 液氯
遷移應用
1.b [將氯氣通入到田鼠洞中起滅鼠作用,一方面是利用其密度比空氣大得多,沉在洞里,另一方面是氯氣有毒。]
2.b [氯氣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氣,應該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氯氣溶于水后得到的氯水為混合物。氯氣液化后得到的液氯,仍為單質氯,為同一物質。]
知識點二
探究活動
1.最高 (1)2na+cl2=====點燃2nacl 產生大量白煙 (2)2fe+3cl2=====點燃2fecl3 產生大量棕褐色煙 (3)cu+cl2=====點燃cucl2 產生大量棕黃色煙
2.氫氣在氯氣中安靜地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 集氣瓶口上方出現白霧 h2+cl2=====點燃2hcl
歸納總結
(1)發熱發光 劇烈的氧化還原 不一定 (2)h2和cl2混合后點燃,反應瞬間完成,放出的熱量使氣體急劇膨脹而發生爆炸
遷移應用
3.d [因cl2化學性質很活潑,與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高價態化合物,fe元素有+2價、+3價,cu元素有+1價、+2價,al元素只有+3價,所以選d。]
4.d [h2在cl2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瓶口因生成的hcl吸收空氣中的h2o形成鹽酸小液滴而形成白霧,瓶內氣體因cl2的消耗而變淺,但不發生爆炸。]
知識點三
探究活動
1.有色布條不褪色 干燥氯氣不具有漂白性 有色布條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2.氯氣與h2o反應生成了hclo cl2+h2ohcl+hclo cl2 cl2
歸納總結
1.(1)cl2+h2o===h++cl-+hclo (2)2hclo=====光2hcl+o2↑ (3)殺菌消毒 漂白劑
2.cl2 cl2、hclo、h2o、h+、cl-、clo-、oh- h+、cl-、h2o 純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黃綠色 黃綠色 無色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遷移應用
5.b [氯水成分的多樣性決定了氯水性質上的多重性。氯水中主要含有三種分子h2o、cl2、hclo和四種離子h+、cl-、clo-、oh-。新制氯水含有h+和hclo,藍色石蕊試紙遇h+變紅,變紅后的試紙被hclo氧化褪色。光照氯水,發生反應2hclo光照,2hcl+o2↑,逸出的是o2而不是cl2。該反應進行后,弱酸hclo轉化為強酸hcl,密封在密閉無色玻璃瓶中不考慮hcl揮發,溶液的酸性增強。]
6.(1)mg+2hcl===mgcl2+h2↑ (2)2fecl2+cl2===2fecl3 (3)co2-3+2h+===co2↑+h2o (4)cl-+ag+===agcl↓
解析 在不同的反應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現列表如下:
由于氯水中只有少部分cl2參與了與水的反應,而大部分cl2仍在水中,且cl2的氧化性大于溶液中少量的h+的氧化性,金屬、還原性物質主要與cl2反應。
課后練習區
1.a 2.b 3.c
4.b [cl、cl-結構分別為:
,二者化學性質不同,cl-比cl多1個電子,cl-無毒、無色。]
5.d 6.b 7.a 8.c
9.(1)+4 (2)2naclo3+4hcl(濃)===2nacl+2clo2↑+cl2↑+2h2o (3)2naclo3+cl2===2naclo+2clo2 副產物少,原料利用率高
10.(1)h o cl (2)hcl h2o (3)cl2+h2o===h++cl-+hclo
11.(1)fe cl2 h2 (2)2fe+3cl2=====點燃2fecl3 (3)fe+2hcl===fecl2+h2↑ (4)2fecl2+cl2===2fecl3
解析 從反應的框圖看出,反應①a+b―→d(固體),反應④f+b―→d(溶液),可知:f是化合物,a是變價金屬,且a在f中呈低價。又從物理性質可以判斷b為cl2。推出a是fe,d為fecl3,f為fecl2。從反應③a+e―→f+c可知,e為鹽酸,c為h2。
12.實驗1:現象:新制氯水的顏色為淡黃綠色,用ph試紙測新制氯水和稀鹽酸的ph,放置前,前者大于后者,放置后,前者的ph與后者的ph基本相同 結論:氯水呈酸性,放置后hclo分解生成hcl和o2,故其成分與鹽酸幾乎相同,ph也基本相同
實驗2:現象:nahco3粉末溶解,有氣泡生成 結論:cl2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hcl與nahco3反應生成co2逸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nahco3===nacl+hclo+co2↑
實驗3:現象:藍墨水褪色 結論: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
實驗4:現象: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結論:氯水中有cl-,cl-與agno3反應生成agcl沉淀,其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