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化學教案 > 高中化學教案 > 高一化學教案 > 《離子反應》教案(精選5篇)

《離子反應》教案

發布時間:2023-01-17

《離子反應》教案(精選5篇)

《離子反應》教案 篇1

  離子反應考點要求:

  1.離子共存問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是每年必考的題型。今后命題的發展趨勢是:

  (1)增加限制條件,如強酸性、無色透明、堿性、ph、甲基橙呈紅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電離出的c(h+)=1×10-4mol·l-1 的溶液中……”。

  2.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書寫也是歷年高考必出的試題。從命題的內容看,存在著三種特點:

  (1)所考查的化學反應均為中學化學教材中的基本反應;錯因大都屬于化學式能否拆分、處理不當、電荷未配平、產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應等;有量的限止的離子方程的書寫或正誤判斷也是近幾年考查的重點內容,也是這部分的難點。

  (2)所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以復分解反應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約占15%;

  (3)一些重要的離子反應方程式,在歷年考卷中多次重復。如na與h20的反應、fe與鹽酸或稀h2s04的反應自1992年以來分別考過多次。

 。4)考查離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學生使用化學用語的準確程度和熟練程度,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預計今后的考題還會保留。

  復習過程

  XX年高考題示例:(學生先練,然后再歸納出本節復習的要求)

  1.若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1×10-14mol·l-1,滿足此條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全國11題)                                                                                        (    )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

  c.k+  na+  cl-  alo2-                                                     d.k+  nh+4  so42-  no3-

 。ㄓ懈郊訔l件的離子共存題)

  2.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全國13題)                            (    )

  a.用碳酸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   2hco-3+so32-

  b.金屬鋁溶于鹽酸中:al+2h+    al3++h2↑(電荷不守恒)

  c.硫化鈉溶于水中:s2-+2h2o    h2s↑+2oh-(應分步水解)

  d.碳酸鎂溶于硝酸中:co32-+2h+    h2o+co2↑(mgco3不可拆)

  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上海18題)

  a  過量的nahso4與ba(oh)2溶液反應:ba2++2oh-+2h++so42-→baso4↓+2h2o

  b  nh4hco3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nh4++oh-=nh3↑+h2o

  c  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 -o-+co2+h2o→ -oh+hco3-

  d  febr2溶液中通入過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重點、難點:

  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是本節的重點內容;有量限止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或判斷正誤是本節的難點

  基本概念:

  1、離子反應、電解質、非電解質、離子方程式

  (1)離子反應

  定義: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類型:

  n         離子互換的非氧化還原反應:當有難溶物(如caco3 難電離物(如h20、弱酸、弱堿)以及揮發性物質(如 hcl)生成時離子反應可以發生。

  n         離子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取決于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氧化劑和還原劑越強,離子反應越完全

  n         注意點:離子反應不一定都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n         如實驗室制氨氣  (nh4)2so4 +ca(oh)2 caso4+2nh3↑+2h2o

  h2s氣體的檢驗  pb(ac)2+h2s=pbs↓+2hac (注:pb(ac)2可溶于水的鹽的弱電解質)

  (2)電解質、非電解質、強、弱電解質

  l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l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和熔化狀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l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l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l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注意點

 、匐娊赓|的強弱與其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有關,與其溶解度的大小無關。例如:難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故是強電解質。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電離,故歸為弱電解質。

 、陔娊赓|溶液的導電能力的強弱只與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而與電解質的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系。例如:一定濃度的弱酸溶液的導電能力也可能比較稀的強酸溶液強。

 、蹚婋娊赓|包括:強酸(如hcl、hn03、h2s04)、強堿(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數鹽(如nacl、 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堿(如nh3·h20)、中強酸 (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電解質。

  ④共價化合物在水中才能電離,熔融狀態下不電離

  舉例:khso4在水中的電離式和熔融狀態下電離式是不同的。

  (3)離子方程式:

  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

  使用環境:離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才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離子反應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狀態時進行時反應,凡非溶液中進行的反應一般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即沒有自由移動離子參加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如 nh4cl固體和ca(oh):固體混合加熱,雖然也有離子和離子反應,但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只能寫化學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 +2nh3 ↑

  (2)單質、氧化物在離子方程式中一律寫化學式;弱酸(hf、h2s、hcl0、h2s03等)、弱堿(如nh3·h20)等難電離的物質必須寫化學式;難溶于水的物質(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須寫化學式。如:

  co2+2oh-=co32-+h2o   cac03+2h+=co2↑+h20+ca2+

  (3)多元弱酸的酸式鹽的酸根離子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開寫。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應:hso3- +h+=so2↑+h2o  

  (4)對于微溶物的處理有三種情況;

 、僭谏晌镏杏形⑷芪镂龀鰰r,微溶物用化學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2ag++so42-=ag2s04 ↓

 、诋敺磻锢镉形⑷芪锾幱谌芤籂顟B(稀溶液),應寫成離子的形式。如c02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 ↓+h2o

  ③當反應物里有微溶物處于懸濁液或固態時,應寫成化學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co32-=caco3↓+h2o 。

  (5)操作順序或反應物相對量不同時離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燒堿滴人ca(hc03)2溶液[此時ca(hco3)2 過量],有   

  ca2++hco3-+oh-=caco3 ↓+h2o

  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燒堿溶液(此時naoh過量),有

  ca2++2oh-+2hco3- =caco3↓+co32- +2h2o 

  1.離子共存問題

  (1)“不共存”情況歸納

 、匐x子之間相互結合呈沉淀析出時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04、cas04、h2si03、ca(oh)2、mgs03、mgc03、 pbcl2、h2s04、ag2s04等。

 、陔x子之間相互結合呈氣體逸出時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s2-、hco3-、so32-、hso3-和oh-與nh4+等,由于逸出h2s、c02、s02、nh3等氣體或s2-變成hs-,co32-變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垭x子之間相互結合成弱電解質時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ch3coo-、oh-、po43-等離子,由于生成 ch3cooh、h20、hpo42-、h2po4-、h3p04而不能大量共存。

 、茈x子之間發生雙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氣體時不能大量共存,如al3+與alo2-、fe3+與hco3- 、al3+與hs- 、s2-、hco3-、co32-等離子。

 、蓦x子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2-、fe3+與i-等。

 、揠x子之間相互結合成絡離子時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cn-生成[fe(scn)]2+,ag+、nh4+、oh-生成[ag(nh3)2]+,fe3+與c6h5oh也絡合等

  (2)離子在酸性或城性溶液中存在情況的歸納。

 、倌承┤鯄A金屑陽離子,如:zn2+、fe3+、fe2+、 cu2+、al3+、nh4+、pb2+、ag+等。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有oh-則促進水解生成弱堿或難溶的氫氧化物。故上述離子可和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與oh-(在堿性溶液中)共存。但有no3-存在時的酸性溶液, fe2+等還原性離子不與之共存。

 、谀承┤跛岬乃崾剿岣x子,如hco3-、hs-等可和酸發生反應,由于本身是酸式酸根,故又可與堿反應,故此類離子與h+和oh-都不能共存。

 、勰承┤跛岬年庪x子,如:ch3coo- 、s2-、co32-、 po43-、alo2-、so32-、clo- 、sio32-—等離子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有h‘則促進其水解,生成難電離的弱酸或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所以這些離子可和oh-(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與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強酸的酸根離子和強堿的金屬陽離子,如:cl-、 br- 、i-、so42-、no3-、k+、na+等離子,因為在水溶液中不發生水解,所以不論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但so42-與ba2+不共存。

 、菽承┙j離子,如[ag(nh3)2]+,它們的配位體能與h+結合成nh3 [ag(nh3)2]+ +2h+=ag++ 2nh4+,所以,它們只能存在于堿性溶液中,即可與oh-共存,而不能與h+共存。

  分析:“共存”問題,還應考慮到題目附加條件的影響,如溶液的酸堿性、ph值、溶液顏色、水的電離情況等。

《離子反應》教案 篇2

  離子反應考點要求:

  1.離子共存問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是每年必考的題型。今后命題的發展趨勢是:

  (1)增加限制條件,如強酸性、無色透明、堿性、pH、甲基橙呈紅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電離出的c(H+)=1×10-4mol·L-1 的溶液中……”。

  2.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書寫也是歷年高考必出的試題。從命題的內容看,存在著三種特點:

  (1)所考查的化學反應均為中學化學教材中的基本反應;錯因大都屬于化學式能否拆分、處理不當、電荷未配平、產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應等;有量的限止的離子方程的書寫或正誤判斷也是近幾年考查的重點內容,也是這部分的難點。

  (2)所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以復分解反應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約占15%;

  (3)一些重要的離子反應方程式,在歷年考卷中多次重復。如Na與H20的反應、Fe與鹽酸或稀H2S04的反應自1992年以來分別考過多次。

 。4)考查離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學生使用化學用語的準確程度和熟練程度,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預計今后的考題還會保留。

  復習過程

  2003年高考題示例:(學生先練,然后再歸納出本節復習的要求)

  1.若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1×10-14mol·L-1,滿足此條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2003全國11題)                                                                                        (    )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

  C.K+  Na+  Cl-  AlO2-                                                     D.K+  NH+4  SO42-  NO3-

 。ㄓ懈郊訔l件的離子共存題)

  2.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003全國13題)                            (    )

  A.用碳酸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   2HCO-3+SO32-

  B.金屬鋁溶于鹽酸中:Al+2H+    Al3++H2↑(電荷不守恒)

  C.硫化鈉溶于水中:S2-+2H2O    H2S↑+2OH-(應分步水解)

  D.碳酸鎂溶于硝酸中:CO32-+2H+    H2O+CO2↑(MgCO3不可拆)

  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2003上海18題)

  A  過量的NaHSO4與Ba(OH)2溶液反應:Ba2++2OH-+2H++SO42-→BaSO4↓+2H2O

  B  NH4HCO3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NH4++OH-=NH3↑+H2O

  C  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 -O-+CO2+H2O→ -OH+HCO3-

  D  FeBr2溶液中通入過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重點、難點:

  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是本節的重點內容;有量限止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或判斷正誤是本節的難點

  基本概念:

  1、離子反應、電解質、非電解質、離子方程式

  (1)離子反應

  定義: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類型:

  n         離子互換的非氧化還原反應:當有難溶物(如CaCO3 難電離物(如H20、弱酸、弱堿)以及揮發性物質(如 HCl)生成時離子反應可以發生。

  n         離子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取決于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氧化劑和還原劑越強,離子反應越完全

  n         注意點:離子反應不一定都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n         如實驗室制氨氣  (NH4)2SO4 +Ca(OH)2 CaSO4+2NH3↑+2H2O

  H2S氣體的檢驗  Pb(AC)2+H2S=PbS↓+2HAc (注:Pb(AC)2可溶于水的鹽的弱電解質)

  (2)電解質、非電解質、強、弱電解質

  l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l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和熔化狀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l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l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l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注意點

 、匐娊赓|的強弱與其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有關,與其溶解度的大小無關。例如:難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故是強電解質。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電離,故歸為弱電解質。

  ②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的強弱只與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而與電解質的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系。例如:一定濃度的弱酸溶液的導電能力也可能比較稀的強酸溶液強。

 、蹚婋娊赓|包括:強酸(如HCl、HN03、H2S04)、強堿(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數鹽(如NaCl、 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堿(如NH3·H20)、中強酸 (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電解質。

 、芄矁r化合物在水中才能電離,熔融狀態下不電離

  舉例:KHSO4在水中的電離式和熔融狀態下電離式是不同的。

  (3)離子方程式:

  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

  使用環境:離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才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離子反應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狀態時進行時反應,凡非溶液中進行的反應一般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即沒有自由移動離子參加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如 NH4Cl固體和Ca(OH):固體混合加熱,雖然也有離子和離子反應,但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只能寫化學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 +2NH3 ↑

  (2)單質、氧化物在離子方程式中一律寫化學式;弱酸(HF、H2S、HCl0、H2S03等)、弱堿(如NH3·H20)等難電離的物質必須寫化學式;難溶于水的物質(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須寫化學式。如:

  CO2+2OH-=CO32-+H2O   CaC03+2H+=CO2↑+H20+Ca2+

  (3)多元弱酸的酸式鹽的酸根離子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開寫。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應:HSO3- +H+=SO2↑+H2O  

  (4)對于微溶物的處理有三種情況;

 、僭谏晌镏杏形⑷芪镂龀鰰r,微溶物用化學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2Ag++SO42-=Ag2S04 ↓

 、诋敺磻锢镉形⑷芪锾幱谌芤籂顟B(稀溶液),應寫成離子的形式。如C02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 ↓+H2O

 、郛敺磻锢镉形⑷芪锾幱趹覞嵋夯蚬虘B時,應寫成化學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CO32-=CaCO3↓+H2O 。

  (5)操作順序或反應物相對量不同時離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燒堿滴人Ca(HC03)2溶液[此時Ca(HCO3)2 過量],有   

  Ca2++HCO3-+OH-=CaCO3 ↓+H2O

  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燒堿溶液(此時NaOH過量),有

  Ca2++2OH-+2HCO3- =CaCO3↓+CO32- +2H2O 

  1.離子共存問題

  (1)“不共存”情況歸納

 、匐x子之間相互結合呈沉淀析出時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04、CaS04、H2Si03、Ca(OH)2、MgS03、MgC03、 PbCl2、H2S04、Ag2S04等。

 、陔x子之間相互結合呈氣體逸出時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S2-、HCO3-、SO32-、HSO3-和OH-與NH4+等,由于逸出H2S、C02、S02、NH3等氣體或S2-變成HS-,CO32-變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垭x子之間相互結合成弱電解質時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CH3COO-、OH-、PO43-等離子,由于生成 CH3COOH、H20、HPO42-、H2PO4-、H3P04而不能大量共存。

 、茈x子之間發生雙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氣體時不能大量共存,如Al3+與AlO2-、Fe3+與HCO3- 、Al3+與HS- 、S2-、HCO3-、CO32-等離子。

  ⑤離子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2-、Fe3+與I-等。

 、揠x子之間相互結合成絡離子時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CN-生成[Fe(SCN)]2+,Ag+、NH4+、OH-生成[Ag(NH3)2]+,Fe3+與C6H5OH也絡合等

  (2)離子在酸性或城性溶液中存在情況的歸納。

 、倌承┤鯄A金屑陽離子,如:Zn2+、Fe3+、Fe2+、 Cu2+、Al3+、NH4+、Pb2+、Ag+等。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有OH-則促進水解生成弱堿或難溶的氫氧化物。故上述離子可和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與OH-(在堿性溶液中)共存。但有NO3-存在時的酸性溶液, Fe2+等還原性離子不與之共存。

 、谀承┤跛岬乃崾剿岣x子,如HCO3-、HS-等可和酸發生反應,由于本身是酸式酸根,故又可與堿反應,故此類離子與H+和OH-都不能共存。

 、勰承┤跛岬年庪x子,如:CH3COO- 、S2-、CO32-、 PO43-、AlO2-、SO32-、ClO- 、SiO32-—等離子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有H‘則促進其水解,生成難電離的弱酸或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所以這些離子可和OH-(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與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強酸的酸根離子和強堿的金屬陽離子,如:Cl-、 Br- 、I-、SO42-、NO3-、K+、Na+等離子,因為在水溶液中不發生水解,所以不論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但SO42-與Ba2+不共存。

  ⑤某些絡離子,如[Ag(NH3)2]+,它們的配位體能與H+結合成NH3 [Ag(NH3)2]+ +2H+=Ag++ 2NH4+,所以,它們只能存在于堿性溶液中,即可與OH-共存,而不能與H+共存。

  分析:“共存”問題,還應考慮到題目附加條件的影響,如溶液的酸堿性、PH值、溶液顏色、水的電離情況等。

《離子反應》教案 篇3

  【課題】:第二節 離子反應 (高一化學必修1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教學目標】:1.了解電解質的概念,知道酸、堿、鹽在水中能發生電離;

  2.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教學重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教學難點】:電離、電解質等概念的建立

  【教材分析】:本節包括緊密聯系的兩個部分“酸、堿、鹽在水中的電離”和“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而深刻的理解電解質的電離,是本節的關鍵,在此基礎上引出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反應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但要找出電解質溶液中真正是哪些離子參加了反應,仍是需要突破的難點。

  【設計意圖】:高一新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化學基礎差別較大,而本節的概念又比較抽象,所以本節--中的起點比較低,適當增加了實驗和電腦動畫以使微觀離子的活動變得直觀。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是要學生參與到知識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來,親歷學習探究的過程,這也是本節--的目的。

  【教學方法】:邊講邊實驗

  【教具】:多媒體電腦投影設備、必須的實驗儀器和藥品(本節在實驗室上)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酸、堿、鹽在水中的電離

  第二課時 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酸、堿、鹽在水中的電離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      請同學們在實驗臺上找出naoh固體和cucl2晶體,觀察它們的顏色。

  2.      請同學們用藥匙各取少量在濾紙上將它們混合,觀察有什么現象。

  3.      請同學們將上述混合物倒入小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用玻璃棒攪拌,靜置,觀察有什么現象。

  4.      猜想發生了什么反應,試一試寫出化學方程式

  1.      學生觀察:naoh 白色;cucl2 棕色、褐色等等

  2.      學生操作后:沒有現象

  3.      學生操作后:有藍色固體

  4.      學生試寫:2naoh +cucl2=cu(oh)2↓+2nacl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固體間不能反應物質,在溶于水后能反應

  1.      請同學們再各取少量naoh固體、和cucl2晶體分別溶解于兩個小燒杯中,觀察現象

  2.      請同學們將上述兩個燒杯中的溶液混合,觀察現象。

  3.      討論:①物質溶于水時有沒有化學反應發生?②naoh固體和cucl2晶體溶于水后變成了什么?僅僅是大顆粒變成了看不見的小顆粒么?

  1.      學生操作后:naoh溶液 無色;cucl2溶液藍色

  2.      學生操作后:有藍色固體生成

  3. 學生有各種各樣的回答

 。ń處熯M行分析和總結)

  提醒學生從兩種固體不見了,cucl2溶液的顏色有別于固體的顏色來分析。

  使學生認識到物質溶于水時發生了一些變化。

  1.      指導學生用學生電源和小燈泡做氯化鈉溶液和蔗糖溶液導電性實驗

  2.      電腦演示動畫,氯化鈉固體溶于水變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

  3.      講解:物質在溶液中,離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就是電離

  4.      介紹電離方程式的寫法:nacl = na+ + cl-

  5.      指導學生將氯化鈉溶液分別換成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銅溶液、硫酸鈉溶液、氯化鋇溶液、酒精溶液等做導電實驗

  6.      講解:由于發生電離后,生成的離子以水合的離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水合離子能顯示出不同于化合物的顏色,如,水合銅離子是藍色的,水合鐵離子是黃色的等。

  7.      討論:哪些物質能發生電離?我們是否有必要對每一種物質都做導電性實驗呢?(提醒化學中的分類意義)

  1.      學生操作后:氯化鈉溶液導電、蔗糖溶液不導電

  2.      學生思考溶液導電的實質

  3.      學生討論

  4.      學生練習

  5.      學生練習寫電離方程式hcl = h+ +cl-

  naoh = na+ + oh-

  cucl2= cu2+ +2cl-

  na2so4 = 2na+ + so42-

  bacl2= ba2+ +2cl-

  6.      學生議論后:知道氯化銅溶液的顏色是由于含有水合銅離子的原因,氯化鐵溶液的顏色是由于含有水合鐵離子的原因。

  7.      學生討論:酸、堿、鹽能電離;蔗糖、酒精不能電離

 。ń處煼治龊涂偨Y)

  從宏觀實驗轉入微觀電離的認識。

  強調水子可以將一些物質“拆”開。

  使學生認識到一些物質溶于水被“拆”成了陰、陽離子。

  使學生熟悉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形式,注意糾正一些錯誤寫法。

  使學生深刻認識到科學分類的意義

  1.      講解:不是所有物質都能在水中發生電離,我們把這些能電離的化合物叫電解質,不能電離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由于存在電離出的陰、陽離子,所以能導電。非電解質由于不能向溶液中提供陰、陽離子,所以溶液不導電。

  2.      討論:根據我們剛才所做的實驗,我們所學過的哪些類的化合物是電解質?

  3.      討論:我們給出的電解質的概念和課本有什么不同?

  4.      講解:象baso4這樣的鹽由于難溶于水,其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陽離子極少,所以幾乎不能導電。但我們將其融化后,baso4仍能電離導電。所以,baso4仍屬于電解質。

  5.      討論用樹狀分類法畫出物質的的分類圖

  6.      練習:下列哪些是電解質?①nacl②hcl③naoh④cuso4溶液⑤酒精⑥cu

  7.作業:(略)

  1.      學生理解

  2.      學生討論后:酸、堿、鹽是電解質;蔗糖、酒精是非電解質

  3.      學生討論后:書上還有熔融的條件

  4.      學生寫出電離方程式baso4=ba2+ +so42-

  5.      學生練習

  6.      學生練習

  (教師分析指導)

  這一部分雖然屬于概念的講解,但由于做了很多實驗,有了先前的鋪墊,所以這樣的結論也不顯得突兀。

  【教學后記】: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分為緊密聯系、層次遞進的四個模塊來進行:1.物質間的反應是怎樣實現的?→2.物質在水中的反應→3.物質的電離→4.電解質。概念雖然抽象,但以實驗為基礎,從實驗得結論就顯得很自然,整個學習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教師不是告訴學生概念,而是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負責使其準確而科學。整個學習過程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離子反應》教案 篇4

  本文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說課稿:《離子反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

  1、認識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反應;

  2、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一)知識框架

  高中化學說課稿:《離子反應》說課稿模板

  (二)新教材特點:新教材較舊教材相比,一其知識的衍變關系更具邏輯性,簡潔明了;二是新引入了離子反應實質的實驗探究分析過程,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三是在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教學過程安排上,較傳統教學有新的、本質上的突破。

  (二)學情分析

  1、知識儲備 2、學習特征 3、預測困難

  二、教學目標與重、難點的確定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2、掌握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并能準確書寫常見的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及相互間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實質的探究,使學生學會運用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研究方法。

  2、在離子反應知識學習中,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3、通過“質疑”、“猜測”、“歸納”等活動,提高學生分析、聯想、類比、遷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以“聯想·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以“遷移·應用”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感、能通過“交流·研討”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能借助“知識點擊”讓學習有余力的同學感受化學學習的無窮魅力。

  2、通過對電解質知識框架中各知識點有序的衍變分析、推導,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中的邏輯美。

  3、通過“身邊的化學”,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其實離我們不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關注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

  (二)、重點、難點

  重點: 離子反應、常見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及簡單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對策:學生的分組實驗、分層次練習與小游戲相結合。

  難點: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選擇解決問題的思維路徑

  對策:應用實驗探究和實際問題的解決類突破。

  三、教學思路與教學過程

  環節一: 呈現科學史話,創設情境,提出問題。(3分鐘)

  科學史話“啞泉致啞”、“安樂泉解毒”話說三國時期,諸葛亮帶領蜀軍平定南方之時,蜀軍由于誤飲啞泉水、個個不能言語,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點迷津——飲用萬安溪安樂泉之水、終于轉危為安,渡過難關,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是什么靈丹妙藥?

  [實驗探究]

  步驟

  現象

  原因

  加入H2SO4溶液

  加入Ba(OH)2溶液

  將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

  環節二: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和交流總結 (15分鐘)

  【活動●探究】

  實驗操作

  現 象

  結論

  1、2mLNa2SO4 與2mLBaCl2 混合

  2、2mLNa2CO3 ,滴加2mL鹽酸

  3、2mLNaOH,滴入幾滴酚酞,再滴入稀鹽酸

  4、2mL CuSO4 ,滴加溶液NaOH

  有沉淀生成 有氣體生成 有水生成

  2.離子方程式

  環節三:設置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小游戲(5分鐘)

  小游戲—— 比比誰的“反應”快

  派到卡片的同學扮演卡片上的離子,沒有卡片的同學扮演水分子,全班同學組成一種“溶液”。

  手中離子能與“云朵”中的離子或物質發生反應的,請迅速舉起卡片,比比誰的反應速度快!

  卡片上的離子:

  K+、H+、 Ba2+ 、Na+、Ca2+、Cu2+、Mg2+、CO32-、NO3- 、Cl-、SO42- 、OH- 、

  環節四:螺旋上升的練習與應用,提升學習的空間。(10分鐘)

  練習1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向醋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2)向氯化銨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總結:生成弱電解質的離子反應

  (3)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4)鐵與氯化鐵溶液反應

  總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反應

  練習3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NaHCO3分別與少量、等量、過量的Ba(OH)2反應

  關鍵:將少量的反應物系數定為1

  (2)Ca(HCO3)2分別與少量、等量、過量的 NaOH反應

  實踐◆應用

  西江沿岸某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含有Ag+、Ba2+、Fe3+、NO3-,與它相鄰一家工廠的污水中含有Na+、Cl-、SO42-、OH-,若單獨排放都會對西江造成嚴重的污染。如果你是工廠的領導,為了保護西江清澈的河水不受污染,你有好的解決方案嗎?說說看!

  參考方案:

  將兩個工廠做橫向聯合,把兩個工廠的污水按適當的比例混合,使會造成河水污染的Ag+、Ba2+、Fe3+、 OH- 分別生成AgCl、BaSO4、Fe(OH)3 沉淀,待檢測達標后再排放,以防污染。

  “啞泉致啞”、“安樂泉解毒”

  話說三國時期,諸葛亮帶領蜀軍平定南方之時,蜀軍由于誤飲啞泉水、個個不能言語,生命危在旦夕,巧遇智者,指點迷津——飲用萬安溪安樂泉之水、終于轉危為安,渡過難關,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是什么靈丹妙藥?

  原來啞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硫酸銅,人喝了含銅鹽較多的水就會中毒,致啞、嘔吐、腹瀉、最后虛脫、痙攣致死。而萬安溪安樂泉水中含有較多的堿(一般味苦),在人體誤食硫酸銅后大量飲用此泉水,其中的堿不僅中和胃酸,然后又會在腸胃中與硫酸銅發生

  離子反應:Cu2+ + 2OH- = Cu(OH)2↓

  致使原來會被人體吸收的可溶性銅鹽變成不溶性的Cu(OH)2沉淀

  而被排出,因此有解毒作用。

  四、教學反思

  1、教學預案與對策:

  (1)多媒體教學無法實施;

  對策:利用課本圖片和實驗實施正常教學。

  (2)學生層次有差別;

  對策:低層次的學生多引導,高層次的學生加強提升空間。

  (3)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

  對策:自然的依據事件的大小逐級上報分級處理;人為的合理的肯定,不合理的重于引導。

  2、學生主體的發揮和能力的培養;

  3、教學效果的體現;

《離子反應》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苯滩牡牡匚患捌渥饔

  本節教材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是學生認識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起始課。從教材的體系看,它是初中學習溶液導電性、酸堿鹽知識的延續和深化,又是高中學習電解質溶液理論知識的基礎,所以從知識體系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從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學反應分類標準的另一種形式以及從本質分析化學反應的原理基礎,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從事化學專業必備的重點知識和能力。掌握好這一內容,既鞏固了初中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為選修四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進而使學習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

 、步虒W目標

 、胖R與技能

 、偻ㄟ^對溶液導電性的分析,從宏觀、微觀、符號三個水平上建立對電離的認識。

 、诔醪搅私怆娊赓|的概念;能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的本質;學會常見酸、堿、鹽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③認識電解質在溶液中反應的本質。

  ⑵過程與方法

 、倩瘜W概念是化學基礎知識的核心,在教學中,創設各種情景,運用有效手段,讓學生體驗、探究概念的形成及發展過程。

 、刍瘜W原理反映著化學現象及事實的本質,有嚴密的邏輯性,引領或啟發學生通過邏輯思維過程的一種探究方式而發現或總結出原理,從本質上認識、掌握原理。

 、乔楦袘B度與價值觀

  學科思想是學科的靈魂,學生具備了相應的學科思想,就會從本質上獲得學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從而就會具備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的動力。

 、辰虒W重難點

  1.從宏觀、微觀、符號三個水平上建立對電離的認識。

  2.認識電解質之間的反應本質

  二、學情學法分析

  初中化學已經了解了氯化鈉溶液可以導電,蔗糖溶液不導電,但是對于溶液導電的本質以及還有哪些物質能導電并不是很清楚,本課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設計實驗和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自主實驗、積極思考和相互討論中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教法

  創設情景,使電解質等概念的教學過程化,離子反應等原理的教學邏輯化。整堂課圍繞在對溶液導電的研究中,教學方法是實踐法、發現法。

  四、教學程序

  我們學校從今年開始實行小班化,采用“兩先兩后---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的教學模式。教學中充分落實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本節內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學生領悟到溶液在導電,拓寬了視野的同時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樣的溶質可導電?為什么導電?整堂課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究物質導電的本質、導電的條件、探究電解質在溶液中反應的本質,

  【創設情境】

  展示圖片,從“家用電器—簡易手電筒”的工作原理,引導同學獲得信息。重點落實到探討導電的液體物質是什么。

  【問題導入】

  準備12種試劑和一套自己設計的簡易測定物質導電性的裝置,學生以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方案,測定13次以上物質的導電性的實驗。(目的:若簡單的思維條件下,只能做12次,13次實驗操作,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教師主導的切入點:不同的溶劑下物質導電性的變化或者溶液相互反應后的導電性的變化。)

  【設計方案】

  學生的探究設計

  要求:以一定的依據進行分類,每一類選擇一種物質測定導電性,然后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本組所能解決

  的問題。(目的:①如果學生設計的實驗都進行測定在時間上是不允許的②培養學生在物質分類的

  基礎上對分類有更深的理解③為學習酸堿鹽定義做準備)

  流程:學生自我思考,設計方案;小組交流,互相補充,達成共識;小組匯報。(目的: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小組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這個過程也實現了科學探究的理性化,即在一定的目的下完成實驗的探究)

  二、教師的探究設計

  用導電裝置測定cuso4溶液的導電性,然后逐滴加入ba(oh)2溶液,讓學生觀察導電裝置中燈泡的變化和溶液中的現象。(目的:在學生的認知水平達不到探究的目的時,發揮教師的輔助作用,給學生們一個探究的切入點。)

  【實驗探究】

  學生六人一組進行分組實驗。

 、胚B接測定導電性的簡易裝置。

 、茰y定所選試劑的導電性。

  【課堂紀實】

  一、學生的探究設計:

  學生能夠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分類,得到的兩種結果是:

  潛意識的根據組成分類——選擇的試劑有:酸、堿、鹽、有機物的溶液;

  解決的問題:什么物質可以導電。

  潛意識的根據物質狀態分類——選擇的試劑有:蒸餾水、固體、溶液;

  解決的問題:導電的原理、條件

  這些與預期的相同,在第二種分類的情況匯報時,有的組認為應該測定蒸餾水的導電性,為此學生之

  間展開了討論,并達成了共識,水是使物質電離的條件。但是學生沒有認識到乙醇也可以做溶劑,教師在此給予引導,不但突破了對分散劑認知的局限性,并凸顯了水在電離中的作用,還為學習離子反應做了準備。

  落實知識點: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從微觀、符號水平上認識電離;從本質上認識酸、堿、鹽。(書寫板書)

  二、教師的探究設計:

  學生的方案中有設計溶液相互反應后體系導電性變化的實驗,但是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大多數的學生因為繁瑣沒有做,少數同學做了也沒有達到實驗目的(選擇的試劑不同)。所以我課堂演示了這個“高難度”的實驗(方案是學生設計的,只是選擇了能達到探究目的的試劑,還要提示學生控制試劑的用量)。

  落實知識點:認識離子反應、掌握離子反應的本質(書寫板書)

  【拓展應用】

  手電筒中的溶液是電解質的溶液(目的:扣題,解決了創設情景中的問題,也為電解質理論中電化學知識打下基礎)

  初中所學的化學反應中那些是離子反應?進行分類?(目的:尋找學生學習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宏觀的表現為生成沉淀、氣體和水)

  用化學語言表示出離子反應的本質。(目的:促進學生在學習了電離方程式后會用微粒觀分析電解質溶液間的反應,為下一課時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打下基礎)

  【教學反思】

  科學探究的最終目的是達成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演變過程我們是親身經歷者。從講授、灌輸到一定層面上的注重形式的探究,再到包含各種探究要素的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認為是一節較為完整的探究過程。教學環節在應用中關注本質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形成提出問題的氛圍,進而建立假設——制定研究方案——檢驗假設——得出結論——交流結果。從課堂的教學效果看,基本上達成了教學目標。但教學過程中,我也深刻體會到有的學生提不出問題(小組學習的優勢此時體現),有的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缺乏感悟(想不到測水的導電性),有很多同學對做實驗的目的性不清楚,所以我感受到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是不可能僅僅依靠一種形式化的探究步驟來實現的,必須堅持在教學的點點滴滴中,必須堅持在每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學過程中,還需處理好考試與教學的關系,在探究教學下,有的教師會感受到教學時間不夠,知識點強化所需要的時間不夠,如何解決?我的體會是:學生能自己悟到理解的并在小組交流中表達出來的不要再重復,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關注知識點的落實,關注典型問題的解決。

  每堂課都要做到有效的教學設計,它在考驗著教師的教學理念,它在考驗著教師的教學功底,它在考驗著教師的職業素養,它關系到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讓我們共同來實踐吧。

  【板書設計】

  第二節離子反應

  第二節離子反應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1.從電離認識化合物 3.從電離認識酸、堿、鹽

  電解質 酸

  非電解質 堿

  鹽

  2.電離的表達 4.從電離認識化學反應

  電離方程式 離子反應:

  離子反應的本質:

《離子反應》教案(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第三節 二氧化碳的性質(通用4篇)

    一、教學目標1、聯系自然界生命的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過課堂演示實驗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質和用途。3、通過實驗及實驗分析,掌握二氧化碳化學性質。4、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教學重點二氧化碳跟水跟石灰水的反應。...

  • 氣體摩爾體積(精選12篇)

    教學設計示例二第二節 第二課時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特別是標準狀況下,的基礎上,掌握有關的計算。能力目標通過的概念和有關計算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的能力。...

  • 鹵族元素(通用7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掌握性質變化規律2.了解鹵化銀的性質、用途及碘與人體健康等知識3.掌握鹵離子的檢驗及其干擾離子的排除4.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通過對鹵化物、海水資源及其綜合利用的介紹,了解有關鹵素的現代科技發...

  • 電解質(精選10篇)

    第1課時學習目標:1.能從溶液或熔融物導電的本質原因分析,理解電離的概念2.能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并能準確書寫酸、堿、鹽電離方程式3..能運用的知識分析并關注身邊中的化學問題教學重點:目標1、目標2教學難點:目標1教學過程:[...

  •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精選5篇)

    第二課時目標: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2.鹽類水解的應用。教學設計: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的...

  • 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通用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鹽類的水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 《油脂》(精選8篇)

    課題: 高二化學第五章第六節 懷遠縣包集中學 徐從理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組成、結構、重要性質和用途;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業制取原理和過程;3、認識油脂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進行科普教育;4、指導運用舊知認識新知的...

  • 《油脂》教案(通用2篇)

    課題: 高二化學第五章第六節 《油脂》懷遠縣包集中學 徐從理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組成、結構、重要性質和用途;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業制取原理和過程;3、認識油脂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進行科普教育;4、指導運用舊知認...

  • 實驗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通用2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鞏固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等基本知識,加深濃度、溫度對化學平衡影響等基礎知識的理解。(2)通過實驗,體會用定量方法研究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規律基本程序,掌握相關的實驗操作規范。...

  • 高一化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黑人 | 无码流畅无码福利午夜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小说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精品一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 在线观看av资源 | 好吊妞视频在线观看 | 性一交一乱一美A片69XX | 男女猛烈啪啪无遮挡免费观看 | 婷婷视频导航 | 国产精品草逼 | 亚洲88av|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在线A片软件 |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A片 | 八个少妇沟厕小便漂亮各种大屁股 |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看 |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蜜月 | 蜜桃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麻豆传传媒久久久爱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粉嫩影视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殴亚乱色熟一区二区三四区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 |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日韩 | 777影音 | 68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日本精品二区 | 北条麻纪av无码 |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片免费 | 欧洲性XXXX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狠狠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