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上冊全冊教案
【】54、英國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是虛,議會是實;德國也是君主立憲制,但議會為虛,君主是實。
【】55、資產階級代議制形式的統一性表現:一個核心:代議制民主;兩種政體:君主立憲制、總統共和制;三項原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第八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56、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馬克思主義是一套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包括三個組成部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其中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歸宿和落腳點,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
【】57、 俄國的二月革命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統治,是十月革命的開端和準備,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
【】58、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發具有偶然性與突發性,并不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當時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階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敗是必然的。
【】59、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的標志不是新中國的成立,而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新中國的“過渡時期”不是從1953年開始的,而是從新中國成立開始,止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60、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失敗的歷史根源不是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而是社會經濟還沒有發展到能夠鏟除資本主義的程度。
第九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61、 二戰后,以美蘇為主導的雅爾塔體系的確立,只是奠定了兩極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著美蘇兩極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確立。
【】62、 美國的“冷戰”政策是指二戰后東西方陣營之間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除直接軍事交戰以外,一切敵對行動的總稱,但這并不是說當時世界上沒有發生戰爭。美國在“冷戰”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區實行“熱戰”,如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63、 歐洲一體化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發展的需求,而不是擺脫美國的控制。
【】64、 世界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格局多極化,而不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65、“兩極格局”時期,多極化趨勢已經出現,“兩極格局”瓦解后,多極化趨勢加強,但這并不能說多極化格局已經定型,因為多極化是一個趨勢,有一個發展過程。
重要比較記憶:1、比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縣制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縣制
實行條件 與宗法制相聯 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
傳承制度 世襲 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不得世襲
官吏權力 擁有封地和相應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祿,無封地
與中央關系 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 郡縣是地方行政機構,地方絕對服從中央
官員職責范圍 封地內有行政權,擁有對土地的管理權 轄區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無管理權
歷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 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
2、比較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制、法國的總統制、德國君主立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