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 學案
(3)據材料三指出,經濟危機發生后,美國社會實施社會保障的具體做法。并指出田納西等工程興辦的歷史意義。
材料四 二戰后,發達國家在生產力提高的基礎上,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國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長期實行導致巨額公共開支,國家不堪重擔,社會成員勞動積極性下降,國家生產和國民收入增長緩慢。 ——《世界文明史》(4)結合材料四和所學知識,指出二戰后發達國家建立起比較完善社會福利制度的原因。(5)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你對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認識!究偨Y與反思】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a
b
c
d
a
b
a11.(1)特點:政府救濟與民間救濟相結合;救災與減災相結合。(4分)(2)特點:國家通過立法保障勞動者權益。(2分)(3)做法:直接救濟;以工代賑。(4分)意義:增加就業,刺激了消費和生產;緩和社會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4分)(4)原因:生產力提高;吸取經濟危機的教訓;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6分)(5)認識: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經濟增長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質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帶來的弊端,福利政策應與促進社會發展相結合。(4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