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武裝割據”的形成教學案
補充材料一:
這一時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極大的摧殘。中國共產黨組織上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共產黨員及其領袖被殺害。一些黨內的動搖分子公開退黨甚至叛變自首,黨員由大革命時期的6萬多人減至1萬多人,黨的活動被迫轉入地下;黨領導的工農運動也受到嚴重摧殘,全國有組織的工人由300萬下降到3萬,各地農民協會910萬會員大部分散落。
——摘自《中國共產黨戰略策略》
生:(閱讀、分析)
師:面臨生死考驗,中國共產黨從血的教訓中徹底認識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魯迅先生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從1927年秋到1928年底,中共先后發動和領導了一百多次武裝起義。其中影響最為重大的是南昌起義、湘贛邊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
2.南昌起義
師:(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包括引用的周恩來講話,結合補充材料,并進行研究性學習:a.南昌起義軍隊為何要南下廣東?其結果如何?b.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
(2)(提示學生:①首次起義放在南昌,是因為當時在南昌敵我兵力對比,革命軍隊占優勢,起義有成功的把握。②起義部隊繼續沿用國民革命軍名義,目的是爭取和團結國民黨左派)
補充材料二:
會議決定在南昌舉行起義。并根據加倫的提議,規定起義后部隊的行動方向:立即南下占領廣東,取得海口,以取得國際援助,再舉行第二次北伐。
——摘自《周恩來傳》
生:(閱讀、分析課文內容和補充材料,回答問題)
師:南昌起義就其結果來說是失敗了,怎樣理解周恩來所講的“成功”呢?
生:(思考回答)
師:(對學生回答作簡短小結)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首次重大武裝起義。起義在南昌獲得成功,但革命軍南下廣東,再行北伐的計劃,未能實現。南昌起義揭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序幕,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和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的開始。
3.“八七”會議
師:(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要求學生聯系大革命失敗的教訓,理解八七會議的重大決策和歷史意義)
(2)(提示學生:①八七會議是在南昌起義爆發不久召開的。因情況緊急,會議只開了一天,共產國際代表參加了會議。②毛澤東在會上明確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思想,對促使全黨重視武裝斗爭起了重要作用。③限于黨當時的理論水平,會議對一些“左”傾傾向,沒有及時制止)
生:(閱讀課文)
師:“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并決定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主要任務。這些決策、決定,為全黨指明了新的出路,極大地鼓舞了在白色恐怖下堅持斗爭的廣大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為挽救黨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我黨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次會議。
4.秋收起義
師:(1)(指導學生結合《秋收起義軍向井岡山進軍路線圖》,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和補充材料,并研究性學習)
a.與南昌起義相比,湘贛邊秋收起義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旗號,說明了什么?
b.毛澤東文家市決策,棄攻長沙,改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意義何在?
c.三灣改編對革命軍隊的建設,有什么重大影響?
d.向井岡山進軍,取得了什么成果?
(2)(通過引導學生對上述問題的分析,以期對湘贛邊秋收起義的概況有基本的了解,進而較深刻地理解這次起義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