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學案
第15課 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學案
重點:交通和通訊工具發展的表現
難點:交通和通訊事業發展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課前自主學習
1•19世紀70年代,外國商人擅自修筑_______________鐵路。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新中國建立以后,相繼修建了______________、蘭新等鐵路與西南、西北聯系。到“"期末,中國的鐵路營運總里程已經躍居亞洲第
______位、世界第________位。
2•________年________制成中國第一架飛機,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始。1920年,中國首條航線_____________航線開通,拉開了中國民航業的序幕。
3•19世紀70年代后,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在________架設。從此,清政府開始在各省架設有線電報線路。
4•19世紀80年代,外國開始在___________設立電話公司。20世紀初,清政府在________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但電話的發展非常緩慢。
課堂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鐵路與公路
1876年,中國出現第一條鐵路,它是由英國商人建造的由上海至吳淞的淞滬客運鐵路。其命運是被清政府以28.5萬兩白銀贖回,拆毀并擲人大海。1888年,宮廷專用鐵路運行的火車因慈禧迷信的緣故,不用蒸汽機做動力,而以內監四人貫繩曳之。這些看似笑話的往事,說明中國近代化之路充滿荊棘。今天中國的鐵路已修上了世界屋脊,中國的陸路交通經歷了怎樣的曲折歷程?
1.近代以前的交通
中國傳統的交通運輸工具,南方以船為主,北方以馬為主,平民百姓外出多為步行。
2.近代以來的交通
(1)鐵路運輸
①晚清時期
a.19世紀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從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b.到辛亥革命前夕,已陸續修建多條鐵路,奠定了中國近鐵路網的基本格局。
②民國時期:鐵路修建進展緩慢。
③新中國時期
a.20世紀五六十年代,相繼修建了寶成、蘭新等鐵路,方便了西北、西南地區人們的出行。
b.到期末,中國的鐵路營運總里程已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交通
①20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后來,汽車相繼在各城市出現。
②清末民初,近代公路修筑技術傳人中國,民國時期陸續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公路交通發展緩慢。
③新中國成立后,建起汽車制造廠,公路運輸獲得較快發展,全國建起比較密集的公路網,在黃河長江上架設了一座座公路大橋,包括青藏高原在內的許多偏遠閉塞的山區也通了汽車。
【例1】下列關于我國近代鐵路交通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19世紀70年代外國商人擅自修筑從吳淞口到上海的松滬鐵路
b.19世紀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從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
c.辛亥革命前夕,中國已建成多條鐵路,奠定了中國近代鐵路網的基本格局
d.20世紀上半葉,中國鐵路建設進展極為迅速
【變式題1】鐵路是中國近代交通運輸建設的重點,其主要的因素不包括 ( )
a.速度快、運力大、運費低廉
b.鐵路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
c.清政府一開始就大力支持鐵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