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教案
教師引導網絡3、學生進入“合作探究”部分,探究問題學生學習課文(小組討論)回答系列問題網絡學生在線討論教師引導網絡4、學生瀏覽“主題討論”部分網絡5、學生瀏覽“在線測試”部分,進行在線測試教師統計學生得分率
網絡學生上傳并核對答案結束6、教師有針對性講解、并進行教學總結
圖符 說明
開始、結束
教師活動、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網絡應用
學生利用
網絡學習
分析判斷 六、學習評價設計 1、測試形式與工具(打√) (1)堂上提問 (2)書面練習 (3)達標測試 (4)學生自主網上測試√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它 2、測試內容 演練廣場 中國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為在中國實現近代政體而不斷探索。拒此回答1—2題: 1、19世紀70年代王韜等人主張在中國實行( ) a、君主制 b、共主制 c、君民共主制 d、民主共和制 2、19世紀末康梁維新派救亡圖存思想的核心是( ) a、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b、設議院、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 c、由君主專制變為民主共和是“進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開之 為遏止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清政府實行“預備立憲”,拒此回答3—4題: 3、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國考察政治后,于19xx年( ) a、頒布《欽定憲法大綱》 b、裁撤軍機處 c、宣布“預備仿行立憲” d、設立責任內閣 4、清政府“預備立憲”之所以是騙局,主要是因為( ) a、借“立憲”之名拖延立憲 b、載澤任攝政王,總攬大權 c、不能滿足立憲派的要求 d、極力維護君主專制權力 19xx年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頒布。拒此回答5—7題: 5、中國民國成立后,由孫中山頒布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是( ) a、《資政新篇》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雙十協定》 d、《中華民國約法》 6、下列關于《臨時約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規定中華民國實行總統制 b、規定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 c、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 d、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性質 7、孫中山曾題寫一副挽聯:“作公民保障,誰非后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這副挽聯是為誰而作( ) a、黃興 b、康有為 c、鄭觀應 d、宋教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