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
從影響面來講,它波及全國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比辛亥革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從群眾發動的廣泛和深度上講,辛亥革命雖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群眾和發動了群眾,但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五四運動具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成分有學生、工人、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愛國人士。
3、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建立創造了條件。
新文化運動的開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準備了思想條件,而五四運動反過來又為新文化運動在全國更廣泛的傳播開辟了途徑,一批先進的知識青年,經過實踐的選擇,接受并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主流。再五四運動后的第三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了。這里我們順便提一下,五四運動的領袖,中國共產黨的先驅——李大釗,他在五四運動前后不斷宣傳馬克思主義,極大的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全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為中國的共產主義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請同學列舉李大釗在五四運動前后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的專論有那些?
五四運動前:《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五四運動中:《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五四運動后:《再論問題與主義》由于五四運動發生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加上自身是以無產階級為主的運動,所以,它是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一部分,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發展,標志著中國革命將揭開新的一頁,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4、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關于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我們以前講過一些,現在我們看表格:思考稱1919—1949 年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那里?
名稱 性質 任務 領導階級 主力 結果 指導思想
舊民主主義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資產階級 人民群眾 資產階級共 三民主義
和國
新民主主義革命 無產階級 人民民主
專政的國家 馬克思主義
三、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