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課 五四愛國運動
學生:不能!
教師:但是,袁世凱為了爭取日本對自己稱帝的支持,除了個別條款未接受外,幾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條”,這激起了全國人民的不滿,中國人民為了廢除“二十一條”進行了不斷的努力。終于,機會來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作為戰勝國,中國派代表出席了戰后的巴黎和會,希望改變中國在國際上的屈辱地位,并爭取收回自己的權利。(大屏幕展示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的要求)這就是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要求,這些要求是否合理呢?
同學:合理!
教師:但是,歐美列強并沒有答應中國的要求,它們是怎么做的呢?(大屏幕展示巴黎和會關于中國問題的決議)中國作為一個戰勝國應該獲得這樣的待遇嗎?
學生:不應該!
教師:消息傳回國內,人民爆發了。(播放五四運動短片)
學生:觀看影片。
教師:五四運動的結果是怎樣的?
學生:罷免了賣國賊的職務,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教師: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那么,五四運動中的口號哪些反映了五四運動的性質呢?
學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教師:五四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今天我們之所以紀念它,就是因為在這次運動中,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今天,我們把這些精神統稱為五四精神。這些精神包括:第一,愛國主義精神,這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第二,民主和科學的精神,五四運動中,人民敢于對專制政府進行不斷的斗爭。第三,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五四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經過五四運動,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曙光噴薄欲出!
課堂小節:
現在,同學們知道自己的節日是如何來的了嗎?知道我們為什么要紀念五四運動了嗎?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能牢記先輩們的事跡,學習它們的愛國精神,學習他們為了真理勇于斗爭的精神。爭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好好讀書,將來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課堂習題:
你知道什么是民主主義革命嗎?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新舊民主革命的異同是什么?
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