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新課標)
3.通過介紹dna指紋的應用,體現sts教育。
在進行理論探討后,教師應不失時機地介紹dna指紋技術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理論知識的奇妙應用。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景:假如你是一名法醫,你將如何利用dna指紋技術來處理案件。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簡單介紹一下dna指紋的有關知識,不要讓學生產生誤解,以為dna指紋就是人的基因。實際上,dna指紋的特異性主要是由于在人(或其他生物)的染色體dna中,不表達的堿基對中存在著的一部分串聯重復的短序列,它們在個體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在介紹了dna指紋的法醫學用途之后,還可以將視野拓展,介紹dna指紋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如孑遺物種的保存和孑遺動物的繁殖、親子鑒定等。
四、答案和提示
(一)問題探討
提示:本節“問題探討”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堿基排列順序的多樣性。
(二)資料分析
1.生物體的dna分子數目小于基因數目。生物體內所有基因的堿基總數小于dna分子的堿基總數。這說明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不是連續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堿基序列將其分隔開的。
2.提示:此題旨在引導學生理解遺傳效應的含義,并不要求惟一答案。可以結合提供的資料來理解,如能使生物體發出綠色熒光、控制人和動物體的胖瘦,等等。
3.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三)探究
1.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
2.提示:在人類的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多樣性表現為每個人的dna幾乎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dna可以像指紋一樣用來鑒別身份。
3.提示:可以從進化的角度來分析基因為什么不能是堿基的隨機排列。
(四)練習
基礎題
1.(1);(2)×。
2.c。
3.提示:從遺傳物質必須具備的條件來分析:(1)在細胞增殖過程中能夠精確地進行復制;(2)能夠控制生物體的性狀;(3)能夠貯存足夠量的遺傳信息;(4)結構比較穩定。
拓展題
1.提示:并非任何一個dna片段都是基因,只有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才是基因。
2.提示:dna包括基因與非基因的堿基序列。
3.提示:這一觀點是有道理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報刊、雜志、廣播等傳播媒體常將基因與dna這兩個概念等同使用,因此在具體情況中,要留意區分。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
1.×。2.×。3.×。4.×。
選擇題
a。
識圖作答題
1. 2;4;2。
2. 反向平行;互補
3. 磷酸基團;脫氧核糖;堿基;脫氧核糖。
二、知識遷移
a。
三、思維拓展
提示:形成雜合雙鏈區的部位越多,dna堿基序列的一致性越高,說明在生物進化過程中,dna堿基序列發生的變化越小,因此親緣關系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