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教學重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
(1)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3)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2.解決方法
(1)強調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產生四種類型的配子。
(2)通過染色體上標有有關基因的減數分裂圖解,強調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3)畫有關基因的細胞圖。
(4)做運用自由組合定律的有關習題。
(5)通過正反實例來說明孟德爾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教學難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難點
產生四種配子的原因。
2.解決方法
運用標有有關基因的染色體磁性教具,演示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隨非同源染色體重組而自由組合的情況。
三.教學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疑點
(1)自由組合為什么要強調在非同源染色體上?在同一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如何遺傳?
(2)兩對以上的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如何遺傳?
2.解決方法
(1)畫圖表示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狀況。強調它們之間由于在一條染色體上,往往連在一起遺傳。
(2)通過一對到幾對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遺傳過程,分析配子、基因型、表現型及比例。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孟德爾通過研究豌豆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揭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但任何生物都不是只有一種性狀,而是具有多種性狀。如豌豆花的顏色有紅花,有白花;在種子的顏色上有黃色、有綠色;在種子的形狀上有圓形,有皺縮。如果兩對或兩對以上的相對性狀同時遺傳時,又是遵循怎樣的遺傳定律呢?孟德爾通過豌豆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又揭示了遺傳的第二個基本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1.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
(l)試驗過程
學生閱教材第30頁,教師出示雜交試驗掛圖,講解進行過程,何為去雄,怎樣傳粉,正交、反交及 自交等。
問:是指哪兩對相對性狀?為什么?
要求學生回答:黃色和綠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因為它們是豌豆粒色這一性狀的兩種表現類型,圓粒和皺粒是一對相對性狀,因為它們是豌豆粒形這一性狀的兩種表現類型。
問:那么,兩對相對性狀遺傳試驗的結果呢?
(2)試驗結果
要求學生仿照一對相對性狀遺傳試驗的試驗結果回答,經歸納:
①無論正交、反交, 都只表現黃色圓粒。
② 出現了性狀的自由組合,即不僅出現兩種與親本相同的類型,還出現兩種與親本不同的類型,四種表現型比值接近 。
問: 代為什么只有黃圓一種性狀? 代為什么會出現綠圓和黃皺兩種新性狀?其實質是什么?
盡可能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不要急于下結論,待幾位同學發言后,再轉入孟德爾是如何解釋這些問題的。
2.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
如果就每一對相對性狀單獨分析,結果:
粒形 圓粒:皺粒=
粒色 黃色: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