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離定律
d dd dd(矮莖)
基因型 dd:dd:dd
表現型 高莖:矮莖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出示本節課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1.測交的概念及其圖解(c:理解)。
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d:應用)。
3.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概念及兩者關系(c:理解)。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提問:孟德爾對相對性狀遺傳試驗的試驗結果是什么?如何解釋試驗的結果?
學生回答:略。
引言:孟德爾做了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并用自己的思想做出解釋。這種解釋沒有試驗驗證前叫做假說。那么,孟德爾的解釋究竟正不正確,還要經試驗驗證。
3.測交——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
講述:測交是讓雜種子一代( )與隱性類型親本回交,用來測定 的基因組成。
教師板書:測交 雜種子一代 隱性類型
dd × dd
問:按孟德爾的解釋,雜種子一代dd能產生幾種配子?數量比如何?
學生課堂活動:每位學生在草稿紙上做出測交的遺傳圖解,并請一位學生上黑板做題。
學生的可能結果:
測交后代基因型 2dd:2dd
測交后代表現型 2高莖:2矮莖
講評:
(1)這樣做也是正確的,不能說是錯的。
高莖:矮莖 (預期結果)
在一般處理時,為簡化,d、d兩種配子相同,即可寫一種d表示。
(2)孟德爾親自到農田進行豌豆雜交試驗,得到高莖:矮莖=30:34,接近1:1。預期結果和實踐結果是一致的。測交證實 是雜合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因此,孟德爾的解釋(假說)應上升為真理。
顯示:試驗結果→假說→試驗驗證→驗證結果與假說推論結果一致→假說上升為真理,若二者不一致時,否定假說。
這是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4.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
等位基因的概念:在遺傳學上,把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例如:d和d就是一對等位基因。
此概念有兩個要點:
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
②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如右圖,d和d就是等位基因。
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和染色體同處于平行關系,從本質上解釋了性狀分離現象。
提問:分離定律的實質是什么?
出示減數分裂活動圖像,對著圖講解。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23—24頁后回答上述問題。
教師強調,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 )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5.基因型和表現型
表現型:遺傳學上,把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叫做表現型。例如:高莖和矮莖。
基因型:把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叫做基因型。例如:高莖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兩種,而矮莖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種。
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在因素,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
生物體在整個發育過程中,不僅要受到內在因素基因的控制,還要受到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舉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