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節經典結構的欣賞
【授課時間】第__6__周星期__一__ 第__2__節
【教學內容】第一章第四節:經典結構的欣賞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技術與設計2》第一章最后一節,這是一節欣賞課,教材通過趙州橋、飛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結構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欣賞、分析和評價。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欣賞結構。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對典型結構的欣賞,學會觀察結構的實用性和美。
二、能力目標:
能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欣賞,并評價典型結構設計的案例。
三、情感目標:
通過典型結構的欣賞,提高自身的技術素養,拓展學生對設計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評價,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對經典結構的欣賞使學生關注結構的技術和文化特征。
【教學難點】
學生能從真正意義上學會欣賞和評價一些經典結構,同時使他們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中注入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學法指導】
案例分析、交流討論、多媒體展示、師生互動。
【教學手段】
【教學課時】__1__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回顧】
提問:
1. 什么是結構?結構類型有那些?
2. 穩定結構兩個重要性質是什么?
學生回憶、再現、作答
知識準備
【引入新課】
提問:
如何欣賞設計作品(以建筑為例)?
學生自學并回答
技術:包括結構使用功能的實現、結構的穩固耐用、結構造型設計的創意和表現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藝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具體包括民族特色、歷史性、時代性、藝術性等方面。
讓學生明白欣賞設計要從技術、文化兩個角度出發。
【新課講述】
案例分析1
【視頻】趙州橋
提示:在觀看時注意
①橋的結構特點
②橋的受力分析
③橋的文化寓意和民族特色
根椐教師的提示,帶著問題進行思考、觀看并作好記錄。
學生討論、總結:
趙州橋
結構:拱肩加拱的敞肩結構。 受力:敞肩拱、拱圈、拱角 文化價值:古代橋梁建筑的典范。;
通過觀看經典設計,加深對結構的理解,同時感受中華民族建筑文化的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