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節 工藝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節 工藝
一、內容分析:
根據全冊教材分析:教材前三章學習設計的基本知識、設計的一般過程和一般原則;第四章至第六章是學習構思設計方案的方法和手段;第七章是本書學習設計,實踐體驗,對設計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本書動手操作,技術實踐,體現設計思想和感受設計成果的重要部分,也是本書最吸引學生之處。而在動手實踐,體驗設計與制作模型或原型時,又必須要學習制作的基礎——工藝,這節課講述模型或原型制作中的“工藝”部分是學習模型或原型制作的基礎,引導學生了解工藝,初步認識工藝,會選擇合適的工藝及方法,使用合適的工具、設備對不同的材料進行加工,制作模型或原型。讓學生從中體驗和領悟到技術操作的要領和方法,從而學會選擇合適的工藝和使用合適的工具、設備進行產品加工。
因此,本節是本章的橋梁和紐帶,在學習了上節模型,了解模型及其功能與作用后,就要學習設計,實踐體驗,制作模型。而制作的工藝和方法,就自然成了承上啟下的紐帶,為后面章節的學習制作模型打下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1)處在高一學期的學生,盡管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對工業生產卻一無所知,基本都沒去過工廠,不了解工業生產的情況,更不要說對生產工藝的了解,甚至連聽也沒聽說過,這對工藝這一節的教學無疑帶來了難度,因為缺乏感性認識和相關工業生產的知識。但對處在現代科技發達的社會,學生對現代新技術的產品和使用都有相當的了解和體會,如手機、手表、mp3、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視、音響等。他們已有較豐富的生活使用經驗,因此,以相同的材料,為什么會生產出不同性能、不同質量的產品?為什么相同功能的電視機、手機會價格不一樣,使用壽命會不一樣?人們為什么會崇尚名牌?僅僅是廣告的作用嗎?等等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工藝、了解工藝,知道工藝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由于社會的現狀使城市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受到很大的制約,對常用工具的認識和使用方法都缺乏經驗,因此,結合本章節,在傳授工藝知識,進行工藝制作時,結合實際,盡可能的創造條件和創設教學情境,提供一些常用的材料如:鋁合金、塑料管、木板等,讓學生學用工具和按照一定的工藝要求,進行加工練習,為下一節課學習——“制作模型”做準備。在課堂上要加強集體指導和個別輔導,學會正確地使用工具,規范技術操作,建立工藝概念。
三、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工藝的含義和常用工藝的種類。
(2)了解常用的工具和設備,知道根據工藝要求選用適合的工具制作。
(3)學會金屬、塑料、木料常用材料的加工方法。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進行工藝課程的教學中,從了解工藝含義到明白工藝處處存在我們生活中。知道工藝對工業生產的重要性,同樣的材料,不同的工藝技術會產生不同的產品,工藝的好壞決定著產品質量的優劣。從而樹立工藝要精湛,產品才能優秀的理念,培養學生對技術的正確態度以及良好的技術理念和素養。
(2)在學習工藝以及用常用工具進行技術實踐中,體驗技術活動的過程,感受技術活動快樂,培養崇尚技術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