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環控制系統的體驗與應用——警示鈴原理的遷移
【教學資源】
按鈕開關、蜂鳴器、干電池、導線、光敏電阻、紅外發光二極管、光敏三極管、電路連接器。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導入:聽聲辯物小游戲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模式展開競答,聽以上4段聲音,判別聲音的來源。
學生搶答,加分
師:這些聲音起到什么作用?(警示、提示、警報的作用)
師:警示鈴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的廣泛,那警示鈴是如何設計的?電路如何實現控制?就讓我們一同來走進今天課堂內容的學習——控制與設計—警示鈴的遷移(幻燈片顯示主題)
師:讓我們以自動門為例一同復習知識點并分享我的發現與遷移,請說出自動門的控制方框圖。
生:回答自動門開環控制方框圖
師:這是之前學習過的知識點,那你們有什么發現么?老師給你一點提示:遷移。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遷移,我們能從現有的控制電路得到什么?
師:如果我們把其中一兩個控制部件換掉,我們會得到什么?如將輸入量換成光線強度,通過光線強度來控制門或窗的打開,我們能得到什么樣的控制系統
生:光控房
師:展示自制教具光控房
(教師用教具演示遷移后得到的光控房的工作過程,以此引發學生的思考,積極尋找生活中的聯系)
師:這是老師的發現,那你們呢?又能有什么發現?讓我們一塊來證明自己的遷移能力,進入實踐環節,今天我們實踐的主題就是警示鈴的遷移,我們看下任務安排
(課件顯示任務安排)介紹學生動手實踐的環節任務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裝并體驗調試電路,分析其電路控制的過程,并畫出其控制電路圖,完成調試后,請對該電路進行遷移,并用草圖表示其在日常生活中所有可能的應用。
15min學生思考并組裝
學生展示并分享:組裝好了之后請幾個小組的同學上來展示其電路的工作,根據方框圖說一說其工作過程,并用草圖表達遷移后的警示鈴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堂小結:今天,咱們一塊以控制的設計為基礎完成了對警示鈴進行遷移的探究活動,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分工合作,從搭建電路到繪制方框圖,從集思廣益談遷移到講臺上精彩的展示和分享,同學們表現的非常出色和精彩,我希望同學們在鞏固知識點之外還能有所獲,無論是團隊合作精神、動手實踐的能力,還是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通用課本該就是提升自己技術素養的地方。最后,留一道擴展題給同學們回去思考:今天我們對警示鈴的各個部件進行了遷移,得到了很多的發現和創新,那么,如果我把被控對象換成電風扇、燈或其他對象呢?我們又會有哪些發現和收獲?這些都留給你們課下進行討論并遷移!
【教學反思】
準備一節公開課真的不容易,雖然只是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但是我經歷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些經驗都將會是我寶貴的財富!
最開始,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便是選題,一節課能不能上好,上出效果,選題是關鍵。一開始我就將課題定位在容易出活動,有實踐,能體現學生的參與互動的幾個特點,最后糾結于結構的設計和控制的設計這兩個課題。結構的設計容易實踐,學生也感興趣,但是太多優秀的教師已經在這個課題上有所挖掘和分享,這樣一個課題落在我身上,著實給我出了個難題。所以我選擇了控制設計這個課題,一方面是這個課題很少有老師涉及,容易出新意,另一方面便是我想把我自己設計的教具運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