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教案解析
.提問學生有問題地方引出塑料生產
舉例引入:河北省文安縣出現了采用注射器、輸液管、血漿袋等各種醫療垃圾生產一次性水杯、水桶、飲料瓶等食用器皿的生產基地
臺州用廢舊回料制造的嬰兒塑料奶瓶--酚超標
衛生部1990年11月發布的“關于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衛生管理辦法” 第七條中就明確規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裝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只是,在“利潤最大化”的驅使下,部分商家不惜違反法規進行生產,完全置消費者的安全于不顧。須知道:醫療垃圾中可能存在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害物質,在制成食用器皿后很可能隨食品或飲料進入人體,危害健康,甚至可能導致死亡;而毒奶瓶,可能會使兒童的生殖系統和大腦發育失常,對呼吸道和肺等器官造成傷害。這一切,極易使人們聯想到“兇手”一詞,繼而倍感悲哀——某些商家的道德正在淪喪。
有色塑料瓶制作時添加了一些顏料等助劑,其中所含的小分子物質更容易溶解,更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案例p65分析:毒瓜子
學生思考:,毒大米,毒豆芽、黑心湯圓、毒火腿、用工業染料染黃的腐竹、死雞做成的扒雞、黑心棉、假酒、假煙、“大頭奶粉”等等
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的道德觀念。
蕃茄花園網站和其修改版windows xp同名,事發前是一個下載網站,提供各種電腦常用軟件下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洪磊制作的蕃茄花園xp。其作者洪磊和策劃商業運作的主犯孫顯忠均被判3年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00萬元人民幣,而被告單位成都共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判沒收違法所得292萬余元及被處非法所得的三倍罰金,即877萬余元。
6、法律、道德規范原則(從社會角度,設計者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產品設計必須考慮它與人、社會、環境的關系,必須遵循道德原則。要產品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要而產生的,因此產品的設計應始終堅持為人服務的宗旨,不能處于某種不道德的目的而設計。
[提問]礦泉水瓶和環境————塑料10xx年才能降解 白色污染威脅人類家園
大量抽取地下水,消耗石油資源
產品的設計要考慮到人類長遠的發展,資源與能源的合理利用,生態的平衡等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xx年10月14日晚上,第30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基金在美國紐約美國亞洲協會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來自中國的盧廣以《關注中國污染》的專題攝影獲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他是獲得該獎的第一個內地攝影師。
7、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的主要內容:
a、設計過程的每一個決策充分考慮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b、盡可能減少原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減輕各種技術、工藝對環境的污染。
c、在設計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小產品重量和體積,精簡結構;在生產中減少消耗;在流通中降低成本;在消費中減少污染。
d、進產品結構設計,使用過的產品廢棄物中尚有利用價值的資源或部件便于回收,減少廢棄物的垃圾量。
p25“環保餐具的設計”-綠色設計
引入:限塑令:
a) 從xx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b) 自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