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教案解析
7——— pc(其他類):常見水壺、太空杯、奶瓶等。超市常用這樣材質的水杯當贈品,很容易釋放出有毒的物質雙酚a,對人體有害。使用時不要加熱,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9、通用性、標準性原則 :
產品設計盡可能采用標準化技術和標準件,這樣,產品通用,維護方便,擁有更廣闊的市場。例如,汽車設計技術中,其螺絲和其他零件采用標準件,大大方便了維護和保養。設計過程中采用國際標準,產品可以在世界各國生產、使用。
思考提問:技術設計規范性原則有什么意義呢?(技術的規范往往可以降低成本,減少工作量;對消費這選購產品以及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也有很大的幫助。)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不斷積累,技術規范也會相應地發展,新的技術規范也會不斷地產生。
不規范的產品將難以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qs等標志:食品質量安全標志
提出問題:除了此七項原則外,設計還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最優化、可靠性、時效性原則等等
歸納: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
設計的一般原則,是評價一個技術產品最基本的標準,對設計的成敗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10、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的關系
礦泉水瓶的創意設計
案例分析:禮品、裝飾品的設計,中看不中用。
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是互相關聯、互相制約、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
舉例:成龍,半瓶礦泉水的品格
設計案例:個性化識別飲料瓶或攜帶裝置
經常看到大量的礦泉水沒用完就拋棄,實在痛心,其原因就因為飲用者無法確認是自已用過的。結合設計的一般原則,設計發明一個可使飲用者方便地在上面作個性化標識的標記或攜帶方案,從而避免飲用水的交叉感染和水資源浪費。
材料:專用紙貼,雙面膠,透明膠,廢舊電線若干,水筆、膠水等。
工具:剪刀,尖嘴鉗
時間:8分鐘
1.設計或制作半瓶礦泉水識別標記
2.寫或動手制作個性化標記或攜帶裝置。
作業:設計礦泉水水瓶瓶形和瓶標設計
六、課后總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九個設計的一般原則,同時也知道了這些原則之間的相互聯系。希望同學們學完這一節之后,會運用這些原則來設計出一些比較優秀的、成功的產品。
七、教學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教師要以引導者的身份創設一種開放、民主、活躍、進取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新,使技術課程的教學真正成為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過程,使全體學生的技術素養都得到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技術學習水平,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個性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靈活設計與組織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設立多級學習目標和多樣的學習方式,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到合適的內容;教師還應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自主探索空間,鼓勵不同意見和創造性思路的迸發,鼓勵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