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問題》教案(精選3篇)
《明確問題》教案 篇1
第二節明確問題
一、內容分析:
這節內容是本書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是發現問題基礎上展開的,它由“明確問題與價值、明確解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設計計劃”三部分組成。是按照設計程序過程來設計教材的內容。通過發現問題和明確問題的方案給學生充分地確定自己的設計目標,有清楚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節的學習中已把握了設計問題的方向,了解應如何設計有價值的問題,但對眾多有價值的設計問題,如何確定可行性的設計問題都缺乏認識。同時學生的排除干擾能力較差,認為任何有價值的設計問題都是應明確的問題,存在是可行或非可行性設計問題有模糊認識。因此如何讓學生明確有意義的問題、最終確定設計項目是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分析的。
三、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結合案例明確問題的內容,比較和判斷問題的價值。
(2)能根據設計對象和現有的工作條件列出具體的設計要求,包括應達到的標準和所受到的限制。
(3)熟悉設計計劃制定的一般要求,能就自己的設計項目制定設計計劃。
2.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判斷問題的價值能力,會明確自己設計項目的操作意識。
3.過程與方法:
注重學生在結合自身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設計項目,經歷發現與明確問題的各個具體環節,形成對技術設計過程中“發現與明確問題”階段的實踐性感悟和理論性認識。
四、重點、難點
重點: 能明確可行性的設計問題。
難點:在眾多需要設計的問題中提出可行性設計的問題。
五、教學策略與方法
1.本節的教學以技術設計的過程為基本背景,以“問題”為重點展開,對“問題”的把握結合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結合學生的生活來進行,避免抽象地談“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設計項目進行仔細和反復的論證,保證此后相應的設計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學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等。
2.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問題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也存在問題,問題處處在,時時有。只要同學們細心、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問題。但是發現了問題,只是初步有了一個設計的方向,到底能不能夠確定為一個設計課題,并提出具體的設計任務,還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明確問題。
什么叫做明確問題?
發現了問題,只是初步有了一個設計的方向。但到底能不能夠確定為一個設計課題,還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設計任務。我們把這個環節叫做明確問題。
二、講授新課:
1、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
(1)問題是否明確
采用各種方法可以發現很多問題,但這些問題有時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需要我們進一步加以明確。明確問題需從問題表述本身是否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否明確、提出問題的目的是否明確等方面考慮。
馬上行動:判斷以下兩個問題是否明確,并說明理由。
1)能否設計一個能回收天空中常常出現的不明飛行物的產品?
2)怎樣才能將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來?
明確的含義
①.問題表述本身———要抓住核心概念
②.問題產生的原因———要抓住問題所涉及的環境
③.提出問題的目的———要抓住提出問題的情景和解決問題的基礎和條件
(2)問題的價值
明確了問題的內容之后,還需確定問題是否有價值。判斷一個問題是否有價值,必須從以下問題著手:
(1)所提出的問題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學原理?
(2)迄今為止,能否確認該問題尚未得到充分解決?
(3)在你調查的范圍里,該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在更廣的范圍內,這個問題是否有意義?
(4)在多個問題同時發生時,該問題是否是主要問題?
(5)現有的技術條件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技術發展以后呢?
(6)解決該問題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與產出的比是否理想?
練 習
判斷下列問題的價值:
① 能否制造出一個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機械裝置帶動車輛運行?
② 能否下雨天不帶傘但也不會淋濕身體?
③ 能否去火星上種果樹?
④ 能不能把水“變成”油?
水變油事件——曾有人聲稱做了大量實驗發明了水變油的技術,即水通過機器后變成了油。水變油一度被宣傳為中國繼古代的“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這場鬧劇已經使國家損失了四億元。
馬上行動:試判斷“怎樣才能將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來”這一問題的價值。
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除了需要進行一些主觀的分析外,還可以借助于一些研究手段(如信息收集、調查分析等)來進行。這樣,既可以深化對問題的認識,進一步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又可以為分析問題解決的條件及實現的可行性、提出設計要求奠定基礎。
出示圖片:調查問卷表
注:有關調查問卷,課文中已有兩處提及,學生也有了一定的基礎。這里可直接讓學生進行評析,使學生在評析中深化認識。
●出示圖片:統計結果圖表
注:資料統計結果的圖表有很多種,可放開處學生聯想歸納、創造。與此同時,要注意統計中的分析與判斷,以便為設計過程的后續五.一節奠定思想基礎。
討論:孫宇等四組同學借助信息收集、調查分析等手段明確學生臺燈問題的內容與價值的過程是否合理?談談你的認識。
2、明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
問題和設計受到的限制主要由兩個方面決定的:
①、 設計對象的特點和問題解決解決的標準;
②、 設計者的技術能力與條件;
一個問題的解決或一項設計的完成,除了受設計對象所涉及的標準和因素的限制外,還受到問題解決者或設計者的主客觀條件的限制。
主觀條件:是否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技能。
客觀條件:問題的解決過程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需要一定的材料、資料、儀器、設備以及空間等作支撐,而這些資源也都是有限的。
馬上行動:假如要設計一個家庭書架,你認為從設計對象角度看應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
就設計對象而言,一方面,不同的設計對象往往具有不同的特點,其產品的功能、大小、安全、外觀、耐用性等方面的設計標準也有所不同。如:兒童玩具、門鎖等。另一方面,設計對象還將可能會受到諸如成本、環境等的限制。
思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自己進行技術設計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馬上行動:如果你自己動手制作一盞臺燈,請考慮各種限制因素,填寫下表(略)。
討論:高一(1)班孫宇同學對臺燈設計所提出的一般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
我們學習了明確問題的前兩個知識點,知道了明確問題的內容的重要性,了解了確認問題的價值的幾種方法,分析了明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問題明確了,設計對象也就確定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著手項目的設計了。但為了保證設計的順利實現,我們需要制定設計計劃。這就是我們這節所要學習的內容——設計計劃。
3、設計計劃
1)設計計劃
設計計劃可以更好地保證設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它可以通過工作程序的排列來表示。
案例分析:孫宇制定的一份臺燈設計計劃
●出示圖片:孫宇制定的一份臺燈設計計劃
2)時間進度計劃
為了統籌安排設計進度,合理利用設計資源,并根據時間要求以及設計各個階段的工作量和設計的難易程度,科學、合理地分配時間,在完成設計計劃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定一份時間進度計劃表。設計各階段工作的展開有的可以同時進行,有的需要依次推進。
案例分析:孫宇制定的一份臺燈設計時間進度計劃表
思考:你認為孫宇的臺燈設計計劃和時間進度計劃表安排得合理嗎?如果不合理,如何改進?
●出示圖片:孫宇制定的一份臺燈設計時間進度計劃表
3)設計計劃書
設計計劃書時,既要根據設計的一般過程,又要結合設計的實際。比如技術試驗的安排,就得根據具體需要來確定。
馬上行動:下表為孫宇準備制作臺燈的設計計劃書,請幫助他填寫完整。
課堂練習:
你家新買了一套住房,如果讓你進行設計裝修,你將從哪些方面考慮?設計、裝修新房時會受哪些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你如何解決?如何制定一份裝修計劃表來確保你的工程得以順利的實施?
三、本章總結
技術領域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知道問題的來源,樹立發現問題的意識,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可以挑戰和拓展人們的能力。掌握一些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學會觀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進行技術研究和技術試驗,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發現問題,發現有價值的問題。
明確問題的內容,確認問題的價值,可以為分析問題解決的條件及實現的可行性、提出設計要求奠定基礎。分析解決問題所受到的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明確設計所應受到的限制和所應達到的標準,進而提出設計任務,可以保證問題的解決和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制定周密的設計計劃對確保設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練習:如果請你設計制作一個筆筒,請分析一下此設計所應受到的限制。
綜合實踐:
1.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每組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一個問題,分析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及方法。每兩組組成一對,以己方為正方、對方為反方,分別就所發現的問題展開辯論,重點論證以下問題:
(1)各組發現問題的價值所在;
(2)明確各問題,確定其能否上升為一個設計項目;
(3)討論各設計實現所受到的限制。經過辯論,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最終制定相應的設計計劃。
2.閱讀以下材料。
郁悶的一天
小明今天上課遲到了。
昨天爸爸去外地出差,媽媽又在醫院值夜班,小明怕今早起不來,昨晚臨睡前,拿出了新買的鬧鐘,設定好了鬧鈴的時間。早上5點鐘鬧鈴就響了,小明醒來一看,時間還早,就又睡下了。可是這一覺睡過了頭。要是鬧鐘能夠設定每隔一段時間就自動提醒,那該多好啊!從床上爬起來,急急忙忙從冰箱里取出這凍水餃放進鍋里煮,卻發現水餃凍成一團,怎么都分不開了。背上書包,趕緊開門,卻怎么也旋不開防盜門上那個開鎖的旋鈕。匆匆忙忙騎上自行車,發現輪胎是癟的!這輪胎天天漏氣,唉,若有不漏氣的輪胎該多好!上了一輛公交車,發現ic卡刷不了了,原來刷卡機“罷工”了,小明沒帶零錢,這下完了,只能走到學校去了。……
(1)小明遇到了一些什么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沒有解決辦法?
(2)確定一個時間段(一天、一周、一月),回顧一下,自己遇到了一些什么問題? 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沒有解決辦法?
(3)能否從上述問題中明確一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設計項目?如果能,請制定相應的設計計劃。
3.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在進行一定的調查研究之后,明確一個值得解決的問題,提出設計的標準及所受的限制,同時制定出設計計劃,并注意將此項目作為學習以后各章一以貫之的作業內容。
《明確問題》教案 篇2
福州高級中學 陳傳新
一、教材特點及相應的教學要求
第四章《發現與明確問題》是技術設計過程的首要階段,也是學生確立設計項目、進入獨立設計活動的第一步。
第四章第二節《明確問題》由“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明確解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和“設計計劃”三個部分內容組成,其內容的組織順序是依據設計過程在時序上的先后關系而設計的。
根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在本節內容的教學中,要讓學生達到以下三個要求:
1.知道“明確問題”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明確問題的一般途徑和方法;
2.通過教師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分析案例引導學生體驗明確問題、明確設計項目的過程:
(1) 多渠道收集相關信息并處理,從而進一步判斷技術問題要解決的具體內容和相應的價值;
(2) 通過對設計對象和現有工作條件的分析,明確設計受到的限制,列出具體的設計要求包括應達到的標準。
3.通過學生小組活動,確立自己的設計項目及其具體的設計要求,并制定設計計劃,為后續進入獨立設計活動做準備。
其中第1、2兩點,安排在第一課時完成,第三點安排在第二課時完成。
二、教學程序設計
根據教學要求,教學程序安排如下:
(一)新課導入
通過對上一節課“發現問題”重要性的簡單回顧,提出設問——是否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成為設計項目?——為后續引出“明確問題”的內容及意義作鋪墊。
(二)新課講授
1.通過有關“回收不明飛行物”的練習,引入“明確問題”的第一步——即要明確問題的內容;
2.通過有關“永動機”的案例和“研制宇宙飛船還是研制航天飛機?”的視頻,
引入“明確問題”的第二步——問題的價值比較和辨析,即“明確問題”的價值及其衡量指標;
3.通過有關“雨傘衣”案例的學生爭議,引入“明確問題”的其它研究手段;
4.創設情景,引入新案例“床用多功能桌”,引導全體學生共同活動,體驗“明確問題”的過程;
(三)學生活動
與學生談話式的交流貫穿教學始末,此外還有三項專題活動:
1. 集體詢問, 調查“床用多功能桌”的使用, 填寫調查統計表。
2. 打開留言版,思考“床用多功能桌”設計受到的各方面限制,在留言版上發言進行集體討論。
3. 在留言版上討論并制定“床用多功能桌”的設計要求。
(四)課堂總結
“明確問題”的重要性及其“明確問題”的一般途徑和方法。
(五)布置學生活動
要求學生確定各自的設計項目,在第二課時中交流評價。
三、教材處理
(一)調整案例,豐富學生感性認識
教材中關于臺燈的案例已經敘述得非常詳盡,學生對此例的閱讀理解沒有太大困難,所以把臺燈案例淡化為學生自學的素材。
而教學中另外作了適當的拓展——嘗試將教師所做的“床用多功能桌”的設計,通過創設情景“寄宿生小明同學發現的問題”,引入教學中。一方面有助于實現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使課程內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并為幫助學生實現能力的遷移奠定基礎,達到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的最終目的;另一方面則避免內容過于專業化——通過教師提供的身邊的案例拋磚引玉,來幫助那些缺乏技術方面感性知識和經驗積累的學生克服學習技術設計的畏難情緒。
當然,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應該鼓勵學生開放思維,努力發現各種技術問題,并嘗試著明確問題,為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但考慮到高一學生知識面有限,生活經驗不多,所以特別指定項目——床用多功能桌作為學生共同學習、探討的范例,幫助學生體驗明確問題的過程,為學生后續研究自己的技術項目提供基本方法和思路。
(二)各部分教學突出要點,并注意教學內容的前后銜接
新課的第一部分“明確問題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二部分“問題的價值比較和辨析”具有六項衡量指標,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無法一一說明,教學只能選擇其中的要點展開討論;
為吸引學生注意,每個教學環節都通過一個事例引出,通過討論、提出要點,再過渡到下一環節;每一環節都按照內容在時序上的內在邏輯關系依次先后展開,環環相扣,層次清晰,教學各環節聯系緊密。
四、豐富的教學手段
(一)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在多媒體課件中準備了一定的教學圖片和視頻,教師提供的拓展案例也準備了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演示性實物。其中關于“研制航天飛機和宇宙飛船誰更有價值”的視頻,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并活躍了課堂,而且視頻所反映的內容與技術設計知識點密切相關——它既回顧了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又說明了投入與產出之比對技術問題是否具有解決價值的影響。而這些關于我國航天事業的介紹無疑也是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引導、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科學、學技術,將來報效祖國。
(二)結合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
1.引入網絡留言版的討論模式,組織全班集體大討論
在以往的小組討論中,個別同學可能因為某種原因被忽略而失去表現機會,或者因為自己開小差而沒有參與討論,教師則由于受到時間等條件限制往往也只能了解到一部分同學的想法。
因此,這次教學中嘗試引入信息技術的留言版功能,讓每個學生都以實名方式直接在留言版上發言,通過瀏覽可以實現全班共同討論的交流模式,這樣既吸引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進一步關注,教師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了解更多同學的思路。
2.制作網頁,為學生提供閱讀、自學的素材
“分析設計所受的限制”——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它需要學生的深入思考,需要一定的生活經驗作為思考的基礎,同時也需要一定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網頁中教師特別搜集了“明確學習用品盒的設計問題”、“改進課桌椅問題的限制因素”等在教學中需要學生注意學習、借鑒的相關資料,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理解、掌握這部分內容,通過解決問題所受限制的研討、制定設計要求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相應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總之,本節課采用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目的都是為了豐富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在學生面前呈現不同于傳統較單一的活動方式,希望能更多地引起學生對通用技術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節教學能充分地運用教學資源,選擇適合學生的案例,通過豐富的材料、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結構完整,內容詳略得當,各環節銜接自然、聯系緊密。尤其是網絡留言版的討論模式和 “床用多功能桌”案例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學生現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又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鮮感。
同時,本節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整、改善:
1. 學生討論不夠活躍,討論的內容不夠深入。
今后要加強學生在相關方面的知識積累,并通過教師的評價,促進學生設計意識的發展和深化。
2. 教師編寫計算機應用程序的能力有限,教學設計受到一定影響。
如果能自如地編寫出適合通用技術教學的配套程序,比如計算機直接在課堂上實現問卷調查并自動統計,相信會大大提高課堂活動效率;而如果學生各自不同的設計項目都能當堂實施調查的話,也一定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喜歡這門課程。
《明確問題》教案 篇3
明確問題何方明
一、教材內容分析
這節內容是本書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是發現問題基礎上展開的,它由“明確問題與價值,明確解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設計計劃”三部分組成。是按照設計程序過程來設計教材的內容。通過發現問題和明確問題的方案給學生充分地確定自己的設計目標,有清楚的認識。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在第一節的學習中已把握了設計問題的方向,了解應如何設計有價值的問題,但對眾多有價值的設計問題,如何確定可行性的設計問題都缺乏認識。同時學生的排除干擾能力較差,認為任何有價值的設計問 題都是應明確的問題,存在是可行或非可行性設計問題有模糊認識。因此如何讓學生明確有意義的問題、最終確定設計項目是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分析的。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結合案例明確問題的內容,比較和判斷問題的價值。
(2)能根據設計對象和現有的工作條件列出具體的設計要求,包括應達到的標 準和所受到的限制。
(3)熟悉設計計劃制定的一般要求,能就自己的設計項目制定設計計劃。
2、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在結合自身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設計項目,經歷發現與明確問題的各個具體環節,形成對技術設計過程中“發現與明確問題”階段的實踐性感悟和理論性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判斷問題的價值能力,會明確自己設計項目的操作意識。
二、講授新課
1、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
(1)問題是否明確
采用各種方法可以發現很多問題,但這些問題有時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需要我們進一步加以 明確。明確問題需從問題表述本身是否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否明確、提出問題的目的是否明確 等方面考慮。
馬上行動:判斷以下兩個問題是否明確,并說明理由。[來源:學+科+網z+x+x+k]
1.能否設計一個能回收天空 中常常出現的不明飛行物的產品?
2.怎樣才能將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來?
(2)問題的價值
明確了問題的內容之后,還需確定問題是否有價值。判斷一個問題是否有價值,必須從以下問題著手:
(1)所提出的問題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學原理?
(2)迄今為止,能否確認該問題尚未得到充分解決?
(3)在你調查的范圍里,該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在更廣的范圍內,這個問題是否有意義?
(4)在多個問題同時發生時,該問題是否是主要問題?
(5)現有的技術條件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技術發展以后呢?
(6)解決該問題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與產出的比是否理想?
馬上行動:試判斷“怎樣才能將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來”這一問題的價值。
案例分析:水變油事件——曾有人聲稱做了大量實驗發明了水變油的技術,即水通過機器后變成了油。水變油一度被宣傳為中國繼古代的“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這場鬧劇已經使國家損失了四億元。
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除了需要進行一些主觀的分析外,還可以借助于一些研究手 段(如信息收集、調查分析等)來進行。這樣,既可以深化對問題的認識,進一步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又可以為分析問題解決的條件及實現的可行性、提出設計要求奠定基礎。
案例分析:學生臺燈設計項目
2、明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
在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之后,還應明確解決這一問題所受到的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明確設計所應受到的限制和所應達到的標準,進而提出設計任務。無論是一個問題的解決,還是一項設計的進行,它的限制主要是由兩方面決定的,一是設計對象的 特點和問題解 決的標準,二是設計者的技術能力與條件。
就設計對象而言,一方面,不同的設計對象往往具有不同的特點,其產品的功能、 大小、安全、外觀、耐用性等方面的設計 標準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設計對象還將可能會受到諸如成本、環境等的限制。
馬上行動:假如要設計一個家庭書架,你認為從設計對象角度看應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
一個問題的解決或一項設計的完成,除了受設計對象所涉及的標準和因素的限制外,還受到問題解決者或設計者的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從主觀條件看,主要是其是否具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從客觀條件看,問題解決或設計的過程往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需要一定的材料、資料、儀器、設備以及空間等作支撐,而這些資源也都是有限的。對這些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估計和清醒的認識,往 往會使我們的問題解決或設計工作夭折。
思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自己進行技術設計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馬上行動:如果你自己動手制作一盞臺燈,請考慮各種限制因素,填寫下表(略)。
討論:高一(1)班孫宇同學對臺燈設計所提出的一般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 性?
三、課后總結
明確問題的內容,確認問題的價值,可以為分析問題解決的條件及實現的可行性、提出設計要求奠定基礎。分析解決問題所受到的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明確設計所應受到的限制和所應達到的標準,進而提出設計任務,可以保證問題的解決和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課后作業
a:如果請你設計制作 一個筆筒,請分析一下此設計所應受到的限 制。
b: 問題一:下雨天撐雨傘時經常會碰到風把雨傘吹反了,或者小孩子撐雨傘時風會把雨傘吹走,這些情況時有發生。
問題二:下雨天穿雨披騎自行車時也會碰到風把雨披吹反過來,蓋在頭上而看不見前面的路。
(1) 上述兩個問題是否具有價值?判斷一個問題是否具有價值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2) 任選一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加以說明。(也可用設計草圖加設計說明來表達)
c: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高性能的釣魚機,可是沒有被廣范的應用,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成本高 b:效率太高 c:使用不方便 d:釣魚活動的主體是人
板書設計
一. 判斷問題是否明確的依據
1. 問題表述本身是否明確。
2. 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否明確。
3. 提出問題的目的是否明確。
二. 判斷問題的價值依據
1. 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學原理。
2. 該問題是否未得到解決。
3. 該問題是否有普遍意義。
4. 該項問題是否為主要問題。
5. 現有的技術能否解決。
6. 投入與產出比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