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研究平拋運動》教學設計
2.如何保證每次實驗v0相同?
3.小球平拋的拋出點在哪?如何確定?
4.實驗中與斜面軌道不光滑有關嗎?為什么?
5.根據得到的實驗軌跡點,如何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
6.實驗需要哪些器材或儀器?
教師個別指導,隨時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
如何判斷平拋運動的軌跡是不是拋物線?
提問:還有什么方法知道得到的軌跡是否是拋物線?
2.計算平拋物體的初速度:
(1)測量初速度時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哪些?
(2)如何推導平拋初速度的表達式?
(3)計算平拋運動的初速度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能否設計更好的實驗方案?此節課我們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和思想?
回憶,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學生交流方案,
1.指出各方案的優點,
2.指出各方案的不足,
3.如何改進方案
簡單,方便,但在確定軌跡點時誤差大,可以加豎直線減小誤差
如果能保證初速度水平,用數碼照相機拍照,效果可能很好(提供器材)
圖象準確,但將不同圖片合一需要計算機技術
方法簡單 ,軌跡準確,但 長度有限,處理不方便
簡單,方便,讓小球速度垂直通過小孔可以減小誤差
儀器設計巧妙,誤差較小,考慮比較全面
著重理解鉛垂線,水平儀,擋板的作用
完整的軌跡,但軌跡不清楚
學生思考,體會
討論并回答:
學生動手操作實驗
用碰撞實驗器,
細水柱法
學生處理軌跡圖象和處理數據,得出結論
方法1:用碰撞實驗器得到的軌跡
在畫出的x軸上由o點起取等距離的點,a1,a2,a3,a4,再由軌跡曲線測量出各點所對應的下降的高度,看這些高度的比值是否近似等于1:4:9……從而檢查實驗的結果誤差的大小。
方法2:用細水柱得到的 照片:
用事先做好的方格圖套在圖片上,可以快速檢驗如圖
y一x2圖,判斷是否 是過原點直線
根據坐標中軌跡上某點的xy,結合下式可求v0,
得出實驗結論:
(1)實驗得到的軌跡是否是拋物線;
(2)平拋物體的初速度多大。
思考,計算,得出結論
并且課后動手實驗
思考,回答
創設輕松愉快的情景
讓學生體會“留跡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及其在本節課中的應用──重視方法
生發散思維,創新精神
交流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精神,質疑精神和堅持原則,求真務實的態度
鼓勵學生去創新和實踐,提倡多動腦、動手的創新精神,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和創新品德培養過程,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體會物理方法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體會此儀器的優點,體會物理之美
注重物理問題的探究思想和實驗設計思想,了解設計實驗的基本方法
眾中選優原則和聯系實際的原則
知道平拋運動的條件和相應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