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導學案
(3)①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是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②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引進來”與“走出去”都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有機組成部分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③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才能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才能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才能拓寬發展空間,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課堂有效訓練:1—5:bcbdd 6—7:aa
8、(1)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
(2)①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走出去”的條件越來越成熟,要求也越來越迫切。②“走出去”,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迫切需要,也是行使我國在世貿組織中的權利、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③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④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使我國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對外投資,擴大經濟技術合作,更廣泛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競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課后拓展學案】
1—5:bdbbb 6—9:ddcd
10、(1)材料一說明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
(2)第一,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第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立足點放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從本國實際出發,主要依靠本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和優勢來發展自己。尤其要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提高本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補充理解
1、為什么說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而不是權宜之計?
(1)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一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二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2)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比較落后,要趕上經濟發達國家,更需要重視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充分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科學管理經驗和靈敏的信息網絡,利用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時機和較好的國際環境,以加快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把對外開放作為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而不是權宜之計。
2、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我國在對外開放時為什么還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1)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通過跨越國際的資金技術交流、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促進經濟發展,給各國帶來機遇;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競爭空前激烈,金融和經濟風險增加,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2)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更好的把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維護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