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生產與經濟制度學案
(1)不能籠統地把混合所有制經濟視為非公有制經濟, 亦不能籠統地稱為公有制經濟。 (2)公有和國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把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等同于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5.深度思考: 國有經濟比重降低一些會削弱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嗎? 注意非公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6.想一想: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是否平等? 提示 可以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角度理解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存在的原因。 我國現階段實行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根本原因——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 三【知識整合】———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第ⅱ部分【課堂探究】 四、【探究交流與突破】 要求:1、小組內討論交流結果,相互解答疑惑,完善問題答案,并標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準備展示。 2、思考、討論、展示以下活動。 活動:思考與理解 1、列表比較: 成 分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國有和集體成分 含義 地位 作用 聯系 2、易混辨析:公有制的主體地位vs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五、【熱點探究】———觀察生活 【探究主題一:刺激消費 擴大內需】 材料 商務部即將出臺《關于期間加強商務領域信用建設的指導意見》,支持零售企業與銀行等機構開展信用消費業務,開發新的信用消費模式。目前我國居民最終消費占gdp比重每況愈下,中國銀聯聯合新華社發布的XX年7月份“新華-銀聯中國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bcci)顯示,我國的消費自3月起下行,一直處于低位運行狀態,已由改革開放之初的占gdp45%下降到35%左右(發達國家一般都在70%以上,中等國家一般是60%),同時消費意愿降至1999年來最低。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步伐,目前,擴內需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一條重要途徑。 探究思考: 1.信用消費屬于什么消費類型?如何評價其意義?從消費者角度看,進行信用消費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 導致當前我國我國消費低位運行、居民消費意愿降至1999年來最低的因素是什么?這一狀況對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3.如何進一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 當前,造成內需不足有很多因素,如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個人信用體系不完善,民眾傳統消費觀念沒有改變,缺乏相關的支持政策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高物價”和“低收入”。因此,要想刺激消費,還是要從控制物價和提高收入做起,把“提低”和“控高”相結合,“提低”就是國家應采取增加居民收入的措施,加快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千方百計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實現期間國民收入水平與gdp同步增長,改變居民的收入和消費預期,刺激消費的合理增長;“控高”就是要控制物價漲幅,避免收入漲幅被物價漲幅抵消,使居民能切實從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得到實惠。只有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信用消費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才有可能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