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五課 第一框 公司的經營(新學案)
一、企業兼并與企業破產的涵義。兼并與破產是一種經濟現象,是企業參與市場優勝劣汰競爭、接受價值規律作用檢驗的結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都是平等的市場主體,在市場競爭中,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出現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必然的。隨著改革的深入,這一點會更加突出。企業兼并和破產是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讓其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優勝劣汰選擇的有效形式,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
二、兼并和破產的意義和作用。例如,可以淘汰長期虧損企業,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調整;強化企業職工的競爭風險意識,激活企業活力,促進職工素質提高;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民族工業發展,增強整個國家經濟實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維護工人整體的、長遠的利益;減少虧損企業占有資源的浪費,使經營失敗者在經濟上解脫出來;等等。
三、兼并與破產的目的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但要注意,兼并與破產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
四、企業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營利,兼并的核心是競爭,兼并與“強強聯合”都是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力,獲取更大利益。衡量一個兼并案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社會主義國家同樣要遵循價值規律,尤其在國企改革步伐加大的今天,出現兼并與實行破產制度是大勢所趨,具有客觀必然性,不能人為地加以阻撓,否則勢必引起經濟的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例題:某資產管理公司在清理整頓的過程中,正式啟動了不良資產的跨地區、跨行業的戰略性重組,首批重組項目210個,重組資金400多億元。這說明( )
a.只有資產重組,才能使企業擺脫困境
b.資產重組是增強企業活力的一種有效方式
c.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只有通過資產重組才能體現出來
d.資產重組是搞活國有經濟的唯一有效途徑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企業兼并與破產問題的理解。a觀點片面,否定了其他手段的可能性;c、d的說法都是錯誤的。正確答案為b。
三、學習自評
(一)單項選擇題
1.被譽為“中國汽車名片”的奇瑞汽車,XX年出口約5萬輛,成為我國第一個通過自主技術賺錢的汽車出口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增長。這表明企業是( )
a.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 b.以服務為目的的經濟組織
c.以出口為目的的經濟組織 d.以創新為目的的經濟組織
2.XX年,我國股市一路飄紅。但進入XX年以來,我國股票市場發生較大波動,各股股價不斷下跌。下列關于股票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企業經營狀況直接決定股票價格②股票價格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③股票具有高風險、高收益同在的特點④股票價格的波動取決于股民的心理預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