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五課《公司的經營》
山東省沾化縣第一中學 劉鋒
全課概述
本課承接第四課“生產”,自然引出,生產主要是通過企業這一國民經濟的細胞來進行。而公司制是現代企業最主要的組織形式。由此進入對公司的論述。而勞動者就是在企業和其他地方從事著勞動,創造著財富。因此,又相繼講述勞動者的有關知識。環環相扣、邏輯清晰。
本課分為2個框題
一、經營公司
二、新時代的勞動者
新課標基本要求
1、識別公司的不同類型,描述公司的經營表現與發展狀況,闡述銳意進取、誠實守信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
2、評析勞動者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案例;列舉幾種就業途徑;樹立誠實守信、合法經營的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新課程學習
5.1經營公司
★教育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企業的含義和基本分類;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類;自然人和法人的區別;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義和特點;公司的組織機構;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企業兼并、聯合、破產的含義。
2、理解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和聯系;公司制的優點,以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意義;企業兼并、聯合、破產的意義。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何依法設立一個公司;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為目標。
(二)能力目標
本框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
在學習經營公司時,通過相關知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如何創辦公司、如何經營公司,從而提高學生將來的創業能力。使學生能分析不同公司類型的特點,學會在不同條件下進行選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國家觀念,使學生認識到,創辦公司、積極創業有利于國家生產力的發展。
使學生深切認識,銳意進取、誠實守信,合法經營、積極創業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價值。
增強學生依法設立公司、依法經營等法律意識。
★教學重點
公司制企業
公司的經營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企業的兼并和破產
★教學方法
本框教學應該注意加強事例論證,教師可選用最新的相關經濟報道、引用鮮活的數據證明教學內容。也可以鼓勵學生課下搜集相關資料,并引入課堂討論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通過上課學習,我們知道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消費,必須不斷發展生產,完善基本經濟制度。而生產主要是通過企業這一國民經濟的細胞來進行。而公司制是現代企業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因此,我們這一節就學習經營公司。
(二)進行新課
一、經營公司
1、依法設立公司
(1) 企業的含義和作用
教師活動:多媒體播放電視系列片:一個繁忙的市場,各種交易活動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請問:在這些交易活動中有哪些參加者?在這些參加者中最主要的是什么?為什么?
學生回答:閱讀教材,并回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有許多參加者,例如:企業、個人、行政事業單位等,其中,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它是以贏利為目的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人們消費的商品和服務,主要是由企業生產經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