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教學設計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由于受當時生產力水平極其落后的制約,商品經濟發展極其緩慢,世界各國幾乎都是封閉鎖國的,當時東西航路又沒開辟,不可能產生國際分工,所以不會形成世界市場?梢,世界市場的形成,需要①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板書)②國際分工的發展(板書)那么,世界市場是如何發展的呢?(4)世界市場的發展階段(板書)(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并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歸納)①第一階段(萌芽階段):15世紀末、16世紀初,由于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東西新航路的開辟,以及資本的原始積累,商品交換越出了一國的范圍,發展成為國際性的商品交換,在此基礎上出現了世界市場的萌芽。但是這時的世界市場還不穩固,在世界市場上流通的商品,還主要是小生產者的商品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生產的商品。②第二階段(形成、發展階段):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在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與美國先后發生的產業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這些國家的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大機器工業的巨大生產力所帶來的大量的產品,需要日益擴大的銷售市場,所消費的大量的原料與糧食,需要日益擴大的供給來源。這樣,國際交換和世界市場就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推動,使世界市場迅速發展并得以最終形成。這時,在世界市場上流通的已不是小生產者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生產的產品,而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產品。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是與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對世界市場的形成起決定作用的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世界市場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了統治地位才最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提問):產業革命有哪些成就?對世界市場和形成產生了什么樣的重要影響?(學生歸納):產業革命(又稱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大工業的資本主義工廠制度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變革過程。其主要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和運用。產業革命的形成和發展,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第一,機器大工業的建立,使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第二,機器大工業的建立,為發展世界交通事業提供了物質基礎,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機器大工業的建立使交通運輸工具和通信聯絡手段等方面發生了革命性變革,從而使鐵路運輸、遠洋運輸和通信事業得到發展,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教師出示圖表: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時間主要標志主要內容與世界市場的關系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運用機器大工業代替手工業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紀最后30年電力的廣泛運用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促進世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40年代至今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技的發明和應用主要在電子、能源、材料三大基本技術領域展開使市場呈現出新的特點(過渡):由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使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國際分工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使國際間在資金、技術、勞務等方面的經濟合作方式加強,國際貿易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出現了許多新的國際貿易形式。同學們知道當今世界有哪些新的貿易方式嗎?(可請學生課前查找資料)那么,當代世界市場的新特點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