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教學設計
(2)匯率(板書)匯率又稱為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板書)在我國,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通常在中國銀行掛牌對外公布。我國通常采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準,折算成一定數量的人民幣。若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本幣,說明外匯匯率升高,本幣貶值;反之,說明外匯匯率跌落,本幣升值。匯率的波動對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第一,一國貨幣匯率降低(即貨幣對外貶值),通常會引起出口擴大和進口減少,國內物價上漲,國際儲備增加,就業增加和國民收入增長,資金外逃。第二,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即貨幣對外增值),通常會引起出口下降和進口增加,國內物價穩定,國際儲備減少,就業和國民收入下降,吸收外資流入。例題:XX年7月1日前,100美元兌換的人民幣為827元,7月21日后100美元兌換人民幣為811元,這意味著a.人民幣匯率上升,同樣的人民幣兌換的美元增加b.人民幣匯率下降,同樣的人民幣兌換的美元增加c.人民幣匯率上升,同樣的人民幣兌換的美元減少d.人民幣匯率下降,同樣的人民幣兌換的美元減少解析:本題以我國對人民幣匯率的調整為背景,考查學生的匯率知識。人民幣匯率是指美元為主要代表的外匯均衡價格,即用外匯表示的人民幣價格。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兌換更多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相對于某種外幣升值,即用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升高。相反,此時外匯匯率跌落。可見,以人民幣為本幣時,匯率有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匯率之分,外匯匯率與人民幣匯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升跌正好相反。答案:a(教師出示相關熱點材料)中國人民銀行7月21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自XX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宣告了我國建國以來實施了50多年的盯住美元匯率制度這一時代的結束,中國從此進入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時代。7月21日晚上,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在本質上講是對人民幣自身價值含量的重估。也就是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本身的價值即含金量發生了變化,對中國的老百姓而言,人民幣升值,表明自己的錢更值錢了。這是市場經濟杠桿發揮基礎作用的具體體現。中國已經加入了wto,已經融入國際經濟社會,人民幣幣值變化,必須引起人民幣與國際貨幣之間比值的變化。人民幣升值以及中國采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會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生活中人們的貨幣觀,會改變或者校正人們對投資的判斷與考量。對中國的老百姓而言,人民幣升值,表明自己的錢更值錢了。當然,在單一的人民幣經濟世界里,你感覺不到升值給你會帶來什么好處與變化。但是,一旦涉及到人民幣與國際貨幣的關系,這種變化立即顯現。無論你身處何地,用人民幣購買國外商品,你會比以前付出少了。出國留學花錢少了,出國旅游也省錢了,兌換美元也比以前多了。總之,人民幣比以前的分量要重許多。人民幣升值,對于中國經濟發展同時也會帶來負面影響。但是,如果長期執意不對金融體制進行改革,長期匯率不變,幣值固定,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更大。人民幣是一種貨幣,貨幣是特殊商品。是商品其價格都會圍繞價值上下起伏,是商品都會有價格變動。這是價值規律的作用。因而,此番人民幣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毫不足怪。因為匯率浮動,幣值升降,本是市場經濟題中應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