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d.地區結構調整。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地區主要依靠自己的發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退耕還林還草,堅持可持續發展。東部地區支援技術、人才和市場,國家給政策和資金幫助。
e.城鄉結構調整。實施小城鎮大戰略。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嚴重,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就業壓力,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以致影響農民收入增長,城鄉差距拉大。為了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人口過剩問題,需要加快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優化城鄉經濟結構。要重點發展小城鎮,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發揮大城市的中心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提高我國城市化水平,促使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發揮勞動力豐富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際貿易中形成我們的比較優勢。
(3)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是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矛盾,只有調整結構,才能進一步擴大內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加有效供給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跟上世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提高國際競爭力。
【熱點點擊】
15 連續多年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滯后于第二產業,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來,這種滯后更為明顯。積極有效地發展第三產業,是擴大居民對服務消費的必要條件。目前積極有效地發展第三產業,有利于增加就業。據計算,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系數是第二產業的五倍以上,期間,我國新增就業人口的85%是在第三產業就業。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產值占cdp的比重不僅低于發達國家,還低于同等發展水平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16
[分析點撥]
①運用三大產業的關系有關知識,說明發展第三產業對促進第一、二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②結合我國就業形勢,說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
2、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于XX年1月12日在北京隆重召開,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作工作報告,王部長在報告中提出,要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指導行業發展的能力,努力開創信息產業發展改革工作新局面。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在信息化的大環境下發展信息產業的觀念。一方面,信息化建設需要信息產業的支撐;另一方面,信息化的發展也為信息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難得的發展機遇。信息化覆蓋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它的深入推進,將極大地激發各行業對信息產品、網絡服務的需求。信息產業要抓住當前國家大力推進信息化的機遇,深入研究企業信息化、城市信息化、農村信息化等方面的需求,在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實現對產業的拉動和提升,為自己開辟廣闊的發展空間。
[分析點撥]
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帶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興支柱產業。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做大做強信息產業,有利于促進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有利于擴大就業,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鞏固練習】
1 單項選擇
一國經濟發達程度如何,很重要的是通過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來體現。第三產業的繁榮與發展程度高低,已成為衡量現代經濟發達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據此回答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