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教學案3
【分析點撥】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正確認識企業兼并、破產和工人下崗現象。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值規律的作用,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把企業推向市場,參與市場競爭,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
(2)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優化結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力杠桿。企業兼并和破產的核心是競爭。大企業之間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實行合營和兼并,稱“強強聯合”。兼并和“強強聯合”都是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力,獲得更大利益。衡量一個企業兼并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3)兼并和破產是手段不是目的。不管是兼并還是破產,其目的都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對提高我國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4)職工下崗是必然的。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改革的深化,以及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的調整,與企業兼并和破產相伴產生的部分職工下崗則是難以避免的,甚至是必然的。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富余人員太多,人浮于事,企業為適應市場競爭的形勢和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要實行下崗分流、減員增效。
(5)人員流動和職工下崗會給部分職工帶來暫時困難,從根本上說,有利于經濟發展、符合工人階級的長遠利益。黨和政府要采取積極措施,依靠社會各方面力量,關心和安排好下崗職工的生活,搞好職業培訓,擴寬就業門路,推進再就業工程。廣大職工也要轉變擇業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努力適應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
總之,在市場競爭中,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對于我國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五、千方百計解決就業和再就業問題
【背景材料】
XX年城鎮新增勞動力1000萬人,全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總數達到699萬人,還有近800萬失業人員,城鎮需要就業的勞動力達到2400萬人。XX年10月11日,黨和xx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
【分析點撥】
(1)勞動權是公民享有的各項權利的基礎。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工作有利于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2)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后長期重大而面臨的任務,我國是人口大國,當前和今后時期都將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妥善解決就業問題,既是一項緊迫的任務,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3)搞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意義。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同時,勞動者的就業,有利于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勞動者的權益;有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企業改革的深化,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解決好就業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