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第二框題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第三課第二框題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導入本框題教學:
同學們,在前邊一個框題我們學習和討論了自立的含義、表現(xiàn)以及意義。通過學習,我們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自立自強,但是,僅只有這個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才行,那么,怎樣做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呢?這就是我們第二框題“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將要學習和探究的問題。
同學們,要真正成為一個自立的人,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不能再對他人有依賴思想,因為依賴心理不僅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會使人缺乏責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因此,必須學會依靠我們自己。2)明確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現(xiàn),我們應該學會獨立的生活學習,自主地處理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問題。3)在社會生活中多實踐、多鍛煉。自覺學習自立的本領,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立的人。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和探究其詳細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不能再有依賴
1、辯論活動:辯論可事先安排學生準備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給大家介紹了很多關于外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自立的,你聽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我們中國的父母又是怎樣培養(yǎng)我們的自立精神的呢?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中外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精神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不同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外國學生認為有問題靠自己解決對自己的成長有利,而我們中的一些同學認為有問題靠父母解決對自己的成長有利,現(xiàn)在,我們分為正反兩方,來辯論一下。辯論過程(略)
板書辯題:正方:有問題靠自己解決對自己的成長有利;反方:有問題靠父母解決對自己的成長有利
從辯論中我們可以看出雙方的觀點各有利弊。有問題靠父母解決有什么利弊呢。有問題靠自己解決又有什么利弊呢?我們一起來歸納一下。
有問題靠自己解決有利于樹立和增強我們的自立意識,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因而我們對自己的成長有利。但是,因為我們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不夠豐富,有問題靠自己解決,我們可能會多走一些彎路甚至可能會遭遇失敗與挫折。有問題靠父母解決雖然會少走一些彎路,少遭遇一些失敗與挫折。但是,卻會使我們?nèi)鄙俸芏嘧灾魈幚韱栴}的鍛煉機會,不利于樹立和增強我們的自立意識,不利于提高我們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因而我們對自己的成長不利。
隨看年齡的增長,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有問題靠自己解決利大于弊,而且從全年級自立情況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可以看出,我們整體的依賴心理相當嚴重,自立情況不容樂觀,我們不能再有依賴心理,否則很難真正自立起來。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對辯論做適度點評,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辯論中內(nèi)化知識,并自然得出結(jié)論:不能再有依賴心理,然后,在后面的討論中引導學生分析依賴心理的危害;同時,注意幫助學生分清依賴和必要幫助的區(qū)別)
2、行為分析: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39頁“小雅的故事”并分析依賴心理的危害
某中學生小雅生活在一個大城市,爸媽平時對她照顧的無微不至,以至于她很想獨自生活一天試試,爸媽同意了。送走爸媽后,她靠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結(jié)果迷迷糊糊睡著了,醒來后又餓又冷,一個勁地流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