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第二框題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3、芬蘭總理的女兒在瑞典上學,由于瑞典物價比芬蘭高,父親給她的費用只夠她日常所需的2/3,她便在業余時間到飯館洗餐具,以補不足。
4、南斯拉夫已故總統鐵托的兒子,19歲離家奮斗,從不利用他父親的影響謀取好處。他從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奮斗,后來當上了石油公司的總經理。
5、 有一位父親領著四歲半的的兒子去游玩,遇到一個土坑,兒子非要下去玩,當兒子玩得高興時,爸爸躲到不遠處的地方,不讓兒子看見。兒子玩夠了,要上來,開始喊爸爸。爸爸卻一聲不吭,裝作沒聽見。兒子開始直呼其名,他還是不理。于是,兒子連哭帶罵:“壞爸爸,大壞蛋!嗚嗚……”可叫喊罵哭還不見爸爸露面,兒子只好自己開始想辦法,他發現土坑里有一個小階梯,便手腳并用地爬出了土坑。當他發現爸爸就在不遠處蹲著,便驚喜地撲上去,高興地舉著小拳頭自豪地說:“我是自己爬上來的!沒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上來!”
這位爸爸多聰明啊,他用自己的有意回避,使兒子在體驗中培養了自立和自強意識!
6、美國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有一天,他把孩子抱上一張桌子,鼓勵他跳下來,孩子以為有爸爸的保護,就放心地往下跳。誰知往下跳的時候,爸爸卻走開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大哭起來。這時,老洛克菲勒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記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別人,有時連爸爸也是靠不住的!從現在就開始學會自立吧!”
洛克菲勒家族中的孩子,從小就不準亂花錢,每一個孩子可支配的少量零花錢也要記帳。在學校讀書時,一律在學校住宿,大學畢業后,都是自己去找工作。直到他們在社會中鍛煉到能經得起風浪以后,上一輩人才把家產逐步交給他們。
正是因為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特別認真,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使孩子養成自立、自強的習慣。所以洛克菲勒家族里沒有出敗家子,使其家族歷經幾個世紀而依然繁盛如初,沒有象美國其他的跨國財團、億萬富翁僅僅經歷幾十年或一、二百年就衰落了的歷史。
7、 兩個鄉下人,外出打工。一個去上海,一個去北京?墒窃诤蜍噺d等車時,都又改變了主意,因為鄰座的人議論說,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問路都收費;北京人質樸,見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舊衣服。去上海的人想,還是北京好,掙不到錢也餓不死,幸虧還沒上車,不然真掉進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還是上海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還有什么不能掙錢的?我幸虧還沒有上車,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機會。于是,他們在退票處相遇了。(1)請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后來會發 生什么事情。(2)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