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教案
比如:可以使我國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分工,有利于我國經濟走向世界;有利于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公平地參與競爭,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信息,了解國際貿易規模、世界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國際貿易變化的新動向。(略講)
②有利于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比如:對農業來說,有利于引進技術、資金、管理經驗,推進農業現代化,有利于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加入wto,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過渡:正如前面講經濟全球化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樣,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2)中國加入wto面臨的嚴峻挑戰(挑戰)
【多媒體展示】XX年5月美國對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實施進口限制。經過雙方不斷的艱苦努力,終于在11月8日達成《關于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的諒解備忘錄》,從而為今后兩國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減少摩擦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問題】材料說明了什么?
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深入的與國內市場競爭結合在一起,面臨的經濟風險會明顯增加。如大幅度削減關稅,發達國家的優勢產品大量涌入,必將對國內企業帶來生存危機等等。
如:cpu、mp3、飛機等等高新技術產品……;按照特別條款規定,一些締約國會利用該條款對中國產品實行某些限制措施;我國對外經貿管理和體制、法律、法規還不完全符合wto規定,面臨經濟風險顯著增加。
【討論】有人說我們加入世貿是利大于弊,也有人說是弊大于利,還有人說不能輕言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你同意哪個觀點?
我們的態度:面對入世,能否把有利條件用足,把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關鍵在于我們自己。
【過渡】加入wto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對外開發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勇敢迎接挑戰,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
【多媒體展示】第二、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為什么要把對外開放作為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
2、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3、新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的決策: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關系
【多媒體展示】:“‘引進來’和‘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兩個輪子,必須同時轉起來。”
【學生活動】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①“引進來”與“走出去”關系
“引進來”與“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有機組成部分。
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
【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書本110頁我國利用外資情況圖表,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活動】a、我國現在實際利用外資額比20世紀90年代初成百倍增長;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其他產業少;b直接投資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多媒體展示】三個圖表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
【教師】我國需要繼續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以更好地發揮外資的作用。
②“引進來”重要性及其注意問題。
“引進來”必要性: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遇到的突出問題是資金不足、技術落后,單靠自身積累資金,不足以適應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進外資。
我們需要繼續擴大外資利用規模,提高外資利用水平,以更好地發揮外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