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教案
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深入的與國內市場競爭結合在一起,面臨的經濟風險會明顯增加。如大幅度削減關稅,發達國家的優勢產品大量涌入,必將對國內企業帶來生存危機等等。
如:cpu、mp3、飛機等等高新技術產品……;按照特別條款規定,一些締約國會利用該條款對中國產品實行某些限制措施;我國對外經貿管理和體制、法律、法規還不完全符合wto規定,面臨經濟風險顯著增加。
【討論】有人說我們加入世貿是利大于弊,也有人說是弊大于利,還有人說不能輕言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你同意哪個觀點?
我們的態度:面對入世,能否把有利條件用足,把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關鍵在于我們自己。
【過渡】加入wto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對外開發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勇敢迎接挑戰,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
【多媒體展示】第二、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為什么要把對外開放作為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
2、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3、新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的決策: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關系
【多媒體展示】:“‘引進來’和‘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兩個輪子,必須同時轉起來。”
【學生活動】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①“引進來”與“走出去”關系
“引進來”與“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有機組成部分。
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
【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書本110頁我國利用外資情況圖表,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活動】a、我國現在實際利用外資額比20世紀90年代初成百倍增長;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其他產業少;b直接投資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多媒體展示】三個圖表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
【教師】我國需要繼續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以更好地發揮外資的作用。
②“引進來”重要性及其注意問題。
“引進來”必要性: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遇到的突出問題是資金不足、技術落后,單靠自身積累資金,不足以適應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進外資。
我們需要繼續擴大外資利用規模,提高外資利用水平,以更好地發揮外資的作用。
新形勢下“引進來”要注意:利用外資同時,要結合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更多的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
從剛才的探究活動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是以“引進來”為主。前面我們知道了“引進來”與“走出去”是不可分割的。探究活動。
(2)“走出去”的涵義與內容
【探究活動三】截至目前,海爾已經在世界12個國家建廠。海爾1997年在菲律賓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廠。之后,迅速在中東、北非等地區設廠。1999年,海爾進入美國設廠。現在海爾已經成為我國跨國公司的領頭羊。
1、你知道哪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這些企業是怎樣成功“走出去”的?
2、為什么要“走出去”?
【教師提示】:
a、還有中石油、中石化、聯想、海信、奇瑞等等。一般通過投資建廠、建立科研開發機構、承包工程、組織勞務輸出、投資農業和服務業等方式走出國門。
【多媒體展示】聯想集團收購ibm個人電腦的全部業務;XX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奇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伊同耀,將汽車賣到30多個國家,XX年汽車出口量中國最多,在10個國家有組裝廠。周厚健領導的海信集團,與美國數字電視網絡運營商usdtv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近40萬臺數字電視終端接收設備出口美國。